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治协商:协商民主的一种独特理论探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基本内涵和指导理论与协商民主在根本价值理念上有相通之处。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在理论探索上可以互相借鉴。这既有利于丰富协商民主理论,也有利于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
王洪树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7,共5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关键词
政治协商
协商民主
价值理念
理论探索
分类号
D627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07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2
1
林尚立.
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
.学术月刊,2003,35(4):19-25.
被引量:416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被引量:1639
3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5页.
被引量:78
4
《刘少奇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0、161、159、120页.
被引量:1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被引量:1128
6
黄炎培著..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68页.
7
.《朱德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2-43页.
被引量:65
8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被引量:10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53.
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被引量:60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
被引量:77
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出版社,1997.97.
被引量:54
3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被引量:7
4
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36
5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被引量:116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4.
被引量:195
7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62.
被引量:980
8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571
9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7
10
柏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007
1
方射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268-269.
2
付建军.
从建立政权到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协商治理的百年历程与实践进路[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14-24.
被引量:4
3
郭雄超,邓谨.
乡村协商民主的大众化途径研究[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4):36-39.
4
常素珍.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J]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2):77-80.
5
吴锦旗,徐勇.
协商政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模式[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19-23.
被引量:3
6
刘旻生,易九桂,尹利民.
协商中的乡村治理--对乡村民主化治理的一项思考[J]
.农业考古,2005(6):81-84.
7
高冬梅.
对我国建国初期多党合作制的回顾与思考[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33-36.
8
黄军华.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借鉴[J]
.理论导报,2008(6):24-25.
9
刘海燕.
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12):29-31.
10
陈云,刘石营.
论民族国家利益在"一边倒"政策中的作用[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45-45.
同被引文献
56
1
慕良泽,熊凤水.
构建中国的协商民主:国家和社会层面上的探析[J]
.理论与改革,2007(3):36-38.
被引量:6
2
马晓东,周晓丽.
论协商民主及其在我国的实现[J]
.理论月刊,2009(1):41-44.
被引量:4
3
吴光芸.
协商民主: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J]
.长白学刊,2007(1):42-45.
被引量:5
4
王学军.
论协商民主的发展与我国政协制度建设[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27-30.
被引量:5
5
黄福寿.
民主理论及其演变与当代中国协商政治实践[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50-54.
被引量:3
6
陈惠丰.
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特点、文化渊源及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走向[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7,0(2):22-25.
被引量:2
7
朱勤军.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
.政治学研究,2004(3):58-67.
被引量:130
8
陈剩勇.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
.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被引量:253
9
陈家刚.
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7(3):54-60.
被引量:363
10
黄卫平,陈文.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J]
.理论探讨,2005(6):5-9.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7
1
朱益飞.
近年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2008(2):131-134.
被引量:8
2
孙照红.
国内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J]
.岭南学刊,2008(6):90-93.
被引量:4
3
亓蒙,赵斌.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9-22.
被引量:2
4
刘旺洪,束锦.
社会管理创新与民主参与的法制建构[J]
.学海,2013(5):5-12.
5
刘振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生成逻辑[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2):112-118.
6
于兰华,张扬金.
中国协商民主民情资源的三维表征与实践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9,27(2):20-26.
被引量:2
7
卢宏,张玉海.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光辉典范——“毕节模式”的发展政治学思考[J]
.乌蒙论坛,2010,0(4):15-1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尹长海.
政府公共决策与偏好的民主转换[J]
.江汉论坛,2010(5):54-58.
2
陈刚,王立京.
试论协商民主的正向功能及其实践困境[J]
.江汉论坛,2010(8):36-40.
被引量:7
3
石佑启,朱最新.
论民主协商的软法之治[J]
.岭南学刊,2011(2):69-74.
被引量:4
4
张玲,李雯,吴星辰.
李瑞环协商民主思想研究[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34-38.
5
李旭东,薛源.
我国听证制度的对称性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4):289-290.
6
尹继承.
协商民主与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和谐民族关系研究[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20-23.
7
肖庆生.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及反思[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3-18.
8
聂伟.
党政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与实践——基于全国12省2223位干部的实证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16(3):105-114.
被引量:12
9
唐鸣,魏来.
协商民主的生长逻辑——中国经验的整体性视角和理论研究的整合性表述[J]
.江苏社会科学,2016(5):48-60.
被引量:11
10
卢笑宇.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研究现状[J]
.经营管理者,2009(11X):325-325.
被引量:3
1
吴孟庆.
政治文明与宗教信仰自由[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19-23.
被引量:1
2
胡蓉.
我国内地人民陪审员制度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陪审团制度比较[J]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1):32-36.
3
贾东军.
提高立法质量 增强监督实效 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在全省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海南人大,2012(5):14-16.
4
王贷.
贵州省人大与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召开[J]
.人大论坛,2015,0(4):7-8.
5
陈光中.
青少年犯罪研究:要比较,更需要借鉴[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1):43-43.
6
龙利硕.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荀凤栖来黔调研[J]
.人大论坛,2015,0(6):8-8.
7
贺林森.
关于大陆与澳门非法婚之比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4):9-13.
被引量:1
8
吴俊,刘中发.
海峡两岸婚姻制度之比较[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1):9-11.
9
警官睿语[J]
.公安月刊,1996(6):47-47.
10
朱蓓莉,纪欣.
计算机证据的恢复与识别[J]
.公安研究,2001(10):88-90.
科学社会主义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