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言说者的变迁——兼谈今日中国知识分子言说之可能性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当然有其合理的动机,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复兴?谁来复兴?
作者
李春青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9,共8页
China Book Review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言说
变迁
说者
传统文化
社会原因
国力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8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孟子·滕文公下》[M].,..
被引量:130
2
.《论语·八佾》[M].,..
被引量:230
共引文献
348
1
柳正权.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中的法律原罪[J]
.法学评论,2004,22(4):122-126.
被引量:2
2
王大建.
儒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J]
.中国文化研究,2004(2):135-141.
被引量:1
3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4
刘卫,徐国利.
对史学价值观与历史本体观关系的历史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123-129.
被引量:5
5
李建中.
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J]
.江汉论坛,2004(9):114-117.
6
孟古托力,王孝华.
金朝儒家民族观探微——金以前儒家民族观发展的历史轨迹[J]
.北方文物,2004(3):68-80.
被引量:5
7
彭林.
始者近情 终者近义——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J]
.中国史研究,2001(3):3-14.
被引量:11
8
王曾瑜.
绍兴和议与士人气节[J]
.中国史研究,2001(3):129-137.
被引量:11
9
刘正寅.
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
.民族研究,2000(6):68-76.
被引量:38
10
李晓榕.
试论我国先秦思想家的政治思维方式[J]
.求实,2001(2):38-41.
同被引文献
25
1
陈平原.
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图文书的崛起及其前景[J]
.学术界,2004(3):255-266.
被引量:35
2
徐克谦.
“道言悖论”及庄子对言说方式的 怀疑、改造与创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21-26.
被引量:5
3
陈平原.
作为“绣像小说”的《天路历程》[J]
.书城,2003,0(9):64-68.
被引量:4
4
陈平原.
文学史家的考古学视野[J]
.读书,1996,0(12):11-19.
被引量:9
5
曹顺庆,谭佳.
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5):120-127.
被引量:50
6
李建中.
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J]
.文艺研究,2006(3):50-59.
被引量:13
7
董玲.
试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印象式批评——以刘勰和钟嵘文论言说方式之比较为例[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1-4.
被引量:1
8
丁秀菊.
孔子比喻言说方式的现代审视[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4):151-154.
被引量:3
9
陈平原.
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
.北京社会科学,2007(2):3-37.
被引量:14
10
王菡薇.
汉代画像石艺术中的“话语”[J]
.新美术,2007,28(1):83-8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菡薇.
文本与图像互动中的文人空间叙事方式构建[J]
.艺术学界,2023(1):3-14.
2
卫朝晖,马志英.
击中儒生文化人格的软肋——反思《亮剑》中李云龙的“剑客”形象[J]
.电影评介,2009(14):65-65.
1
于慧芬.
张贤亮小说的知识分子言说[J]
.文学教育,2016(11):33-35.
被引量:2
2
陈超.
塑料骑士如是说[J]
.诗刊,2001(3).
被引量:1
3
陈超.
新诗话:龙虫并射[J]
.钟山,2014(5):153-170.
4
陈超.
片面之辞[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9):70-72.
5
雷斌,武志龙.
浅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恋[J]
.青年文学家,2009,0(13):27-27.
6
吴新化.
固守人类精神的高地——对当代诗歌边缘化的思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15-18.
被引量:1
7
刘建华.
让人爱恨交加的“小家妮子”——《歧路灯》中巫翠姐形象分析[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82-84.
8
张天景.
论志怪小说的前承后继[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1):83-85.
被引量:1
9
李金云.
一曲女性的悲歌——《美狄亚》、《大地》、《宠儿》中母亲弑婴现象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0):87-90.
10
陈占彪.
论胡适的知识分子言责观[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35-39.
中国图书评论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