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9,共4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参考文献29
-
1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50-57. 被引量:185
-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32(6):57-62. 被引量:288
-
3林万龙.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4):49-53. 被引量:55
-
4贾晓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2):50-51. 被引量:10
-
5寇铁军,任晓东.构建“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J].地方财政研究,2006(2):14-17. 被引量:14
-
6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36-44. 被引量:271
-
7何菊芳.论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J].财政研究,2005,21(11):47-50. 被引量:11
-
8崔学军.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6):25-26. 被引量:6
-
9于丽敏.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4):33-34. 被引量:43
-
10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22(10):74-77. 被引量:107
二级参考文献105
-
1阎坤.转移支付制度与县乡财政体制构建[J].财贸经济,2004,25(8):20-25. 被引量:46
-
2张立承.基层财政运行困境分析及其解困的政策选择[J].中国财政,2004(10):11-14. 被引量:7
-
3孙潭镇,朱钢.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J].经济研究,1993,28(9):38-44. 被引量:52
-
4陈永新.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9. 被引量:54
-
5刘炯,王芳.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J].农村经济,2005(1):12-14. 被引量:62
-
6杨振杰,吴理财.关注农村“留守孩子”[J].红旗文稿,2005(1):27-29. 被引量:1
-
7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2):144-154. 被引量:137
-
8史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10-13. 被引量:59
-
9吴理财,杨振杰.关爱“空巢学生”,关爱农村教育——湖北监利县关爱“空巢学生”工程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88-94. 被引量:7
-
10樊纲.论公共收支的新规范——我国乡镇“非规范收入”若干个案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1995,30(6):34-43. 被引量:74
共引文献1036
-
1劳德祥.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5):45-50. 被引量:3
-
2李康,邓宏图.土地改革、国家能力建设与工业化资本积累——基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考察[J].开放时代,2023(4):27-44. 被引量:3
-
3韩丽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和完善对策[J].地产,2019,0(19):37-37.
-
4狄金华,赵箴吾.资源禀赋与公共物品合作供给模式的选择——基于鄂中港村水利合作调查的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19(1):115-128.
-
5马海龙,张钦朋.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7(12):80-82.
-
6栾敬东,高思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于相关主体行为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7,23(1):10-13. 被引量:1
-
7朱德开,陈江华,虞加法.安徽省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比较研究[J].乡镇经济,2007,23(4):9-12. 被引量:1
-
8彭月兰.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4):28-29. 被引量:1
-
9魏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制度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8):22-23. 被引量:1
-
10蒋好.新时期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98-10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6
-
1尚长风.农村公共品缺位研究[J].经济学家,2004(6):45-49. 被引量:65
-
2杨卫军,王永莲.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一事一议”制度[J].财经科学,2005(1):181-187. 被引量:53
-
3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13-16. 被引量:23
-
4王红霞.准确把握——中国农业有效运用WTO“绿箱”规则需关注的问题[J].国际贸易,2005(3):9-13. 被引量:1
-
5赵万水.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管理[J].农村经济,2005(6):99-100. 被引量:8
-
6张蕾,李坚.创新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模式的构想[J].理论界,2005(7):101-101. 被引量:5
-
7李成威.公共产品理论与“一事一议”制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1):11-15. 被引量:18
-
8廖红丰,尹效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探讨,2006(2):48-52. 被引量:10
-
9卢光明.目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产权模式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14):32-35. 被引量:2
-
10吴孔凡.公共财政视野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J].改革,2006(8):69-7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龚雪姣.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12):64-64.
-
2孙殿明,韩金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创新[J].财会研究,2008(23):11-14.
-
3吕晓英,吕胜利.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民纯收入影响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J].开发研究,2009(1):97-100. 被引量:2
-
4巨凡.农村公共产品的选择和供给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10(1):55-59.
-
5黄友兰.在合作博弈中实现高效供给农村信息服务[J].财经问题研究,2010(8):105-108. 被引量:5
-
6康壮,陈鹏飞.村级公共产品自愿性供给及其中国化——基于一事一议制度的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214-217.
-
7刘凯锋.深圳市公交行业定额补贴政策研究及措施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6,0(23):156-157.
二级引证文献7
-
1程霞.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中市场企业间合作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52-3754. 被引量:2
-
2李科.湖南省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7):249-249.
-
3刘雪冉.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的动态博弈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6-28.
-
4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述评——以2000—2010年《开发研究》CNKI论文为分析对象[J].开发研究,2012(2):74-79. 被引量:1
-
5刘雪冉.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的动态博弈分析[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8):96-98.
-
6贺振,贺俊平.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农民纯收入地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J].测绘科学,2014,39(5):109-111. 被引量:7
-
7梁丽,张广胜.进城务工人员接受政府信息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9):120-123.
-
1杨丽莎.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16(4X):271-271.
-
2蒋协新.我国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中国农业会计,1991(3):45-47.
-
3忠实.当前粮食问题的观点综述[J].齐鲁粮食,2000(5):6-8.
-
4吴昭仁.概念不再争论 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观点综述[J].决策,1997,0(9):12-13.
-
5蒋协新.我国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观点综述(续)[J].中国农业会计,1991(4):40-41.
-
6全国农垦经济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1991(12):53-55.
-
7葛云伦,徐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观点综述[J].财经科学,1989(3):66-68. 被引量:2
-
8徐瑞娥.完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54):41-45. 被引量:1
-
9钱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举措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7):40-45. 被引量:8
-
10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粮食贸工农一体化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粮食经济,1997,0(12):8-1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