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焦辨证源流浅析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初步探究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的起源由来,介绍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对三焦辨证的影响,并从其内涵及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中探讨三焦辨证在中医辨证方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作者
朱云
史恒军
机构地区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三焦
吴鞠通
辨证方法
分类号
R241.8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2
1
杨奕望.
吴鞠通温病学术观念的由来与特色[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5):8-9.
被引量:10
2
李刘坤,凌泽奎.
论吴鞠通温病学术思想渊源[J]
.新疆中医药,2000,18(4):3-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
1
唐会猛,崔海月.
浅谈朝医辨象施治与温病学辨证论治之间的异同点[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5):60-61.
2
程绍民,喻松仁,熊英琼.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经络辨证的现代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1-6.
被引量:15
3
郭红.
近十年温病文献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8,28(3):83-85.
被引量:1
4
耿学英,宋乃光.
吴鞠通论治湿热病特点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2):417-418.
被引量:12
5
康凤河.
吴鞠通温病治疗中的体质辨治[J]
.吉林中医药,2013,33(7):654-656.
6
苏浩,张宗礼.
泻心法小议[J]
.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2):929-930.
7
苏浩,张宗礼.
泻心法小议[J]
.四川中医,2014,32(4):29-30.
被引量:4
8
孙素灵,王鸣.
三焦辨证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0):188-190.
被引量:9
9
丁子惠,李萍(指导).
从《黄帝内经》探吴鞠通温病思想之源[J]
.光明中医,2020,35(23):3702-3703.
被引量:3
10
白彦铭,梁爽,周波,朱妍妍,郝振华.
《温病条辨》对经方的继承与拓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23,32(3):513-515.
同被引文献
169
1
俞璐,张谦.
基于卫气营血理论论治脓毒症[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262-263.
被引量:10
2
闫景东.
皮肤病治法浅谈[J]
.中医药学报,2011,39(3):148-148.
被引量:3
3
杜桂琴,肖照芩.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应用现状调查[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17-420.
被引量:3
4
张志敏,刁瑞萍.
脾胃病治疗当分三焦辨证浅谈[J]
.天津中医药,2004,21(6):491-493.
被引量:5
5
肖冰,赵长鹰.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探要[J]
.四川中医,2005,23(1):8-9.
被引量:13
6
李小兵,方永奇.
痰证和血瘀证的临床比较分析[J]
.中医杂志,1993,34(1):47-49.
被引量:9
7
王启政.
浅谈吴鞠通三焦辨证的治法[J]
.河南中医,1994,14(4):224-225.
被引量:2
8
陈银玲.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J]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2):33-34.
被引量:39
9
杨早.
肿瘤转移中的黏附分子与痰瘀因素[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280-281.
被引量:15
10
李宁.
升降散源流及临床应用体会[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86-148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5
1
杨晓凤.
浅谈《温病条辨》三焦辨证[J]
.山西中医,2010(5):57-58.
被引量:4
2
杨晓萍,王澎,夏伟,曹芬芬.
朱雪萍名中医应用“和”法论治肾衰病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8):1405-1406.
被引量:2
3
魏峰明,董岩平,田振国.
田振国三焦辨证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治的理论探讨[J]
.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12-14.
被引量:11
4
李志国,叶永安.
三焦辨证理论在肝病临床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4-6.
被引量:2
5
陈健,张冬梅,李丽娜,陈萌,李亚欢,刘佳丽,何飞武,王飞,赵冉.
从三焦探讨桂枝加桂汤证的形成[J]
.中医药导报,2018,24(6):29-31.
被引量:1
6
陀鹏,李成林,陈炜,陆玉薇,叶仕晟.
从三焦论治慢性心衰发展[J]
.四川中医,2018,36(6):201-204.
被引量:5
7
匡朋,陆露,韦飞,黄小珊,李成林.
三焦理论在痰瘀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指导运用[J]
.大众科技,2019,21(1):54-56.
8
孙素灵,王鸣.
三焦辨证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0):188-190.
被引量:9
9
匡朋,陆露,韦飞,黄小珊,陈炜,李成林.
三焦论治慢性心力衰竭[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73-75.
被引量:5
10
任雪童,狄紫蕊,张哲,付冰倩,杜艳茹.
李佃贵基于浊毒理论对升降散的新旨发微[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8):1426-143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潘赐明,姜楠,张书涵,李仪杰,刘宗雳,张步飞,董昌武.
基于CiteSpace的三焦辨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1):38-40.
被引量:4
2
熊若云,廖德云,吕素菊.
从湿论治慢性功能性便秘[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74-75.
3
贾耿.
“小心”命门与三焦相表里的本质关系——兼与周波《三焦的实体、命名及与心主的表里关系》共鸣[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9):14-23.
被引量:1
4
韦静,曾思敏,罗鹏基,梁琪,黄贵华.
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119-123.
被引量:34
5
贾思静,孙冬雪,龙奉玺,唐东昕.
从土家族医学和传统中医学角度对比探讨肝癌病因病机[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72-74.
6
口维敏.
《温病条辨》三焦温病用药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2):145-146.
被引量:3
7
王素银.
树立全局意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J]
.人大研究,2000(2):48-52.
8
肖战说,崔炳南.
三焦辨证理论在皮肤病临床中的应用[J]
.中医药导报,2018,24(19):31-34.
被引量:8
9
张晓雷,王玉光,沙茵茵,马家驹,姜苗.
近现代医家对和法的认识及临床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16,9(11):1427-1432.
被引量:6
10
郭海洋,王翼洲.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9):30-33.
被引量:1
1
贾耿.
论《内经》“命门者,目也”的理论蕴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19-21.
被引量:6
2
裴晓海.
痰饮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7):514-514.
3
尤昭玲,王若光,付灵梅.
气虚血瘀和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9):440-444.
被引量:20
4
程大宏.
试论桂枝汤为中医食疗第一方[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7):385-385.
被引量:2
5
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
病证结合诊疗模式下实现证候疗效评价价值的可行途径[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261-264.
被引量:38
6
李建生.
注重治疗性研究的设计,提高临床疗效评价质量[J]
.河南中医,2001,21(1):70-74.
7
刘佳,虞隽,郭裕.
“治未病”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读《黄帝内经》心得[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3):231-232.
被引量:5
8
宋敏.
检验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39-1740.
被引量:1
9
王键,黄辉.
用文化阐释医学 从经典解读文化——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述评[J]
.中医药文化,2015,10(2):55-60.
被引量:2
10
秦俊法,李增禧,楼蔓藤.
中国的泥土疗法:美容篇(Ⅱ)[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2,19(5):7-26.
被引量: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