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这个消费时代,文学要想抗拒寂寞的命运、分享新闻的荣耀,正变得越来越困难。难怪有作家说,最好的短篇小说,是在《南方周末》上。确实,有些记者写的长篇纪实报道,人物、环境、悬念、包括叙事本身的引人入胜,这些小说要素都有。新闻写作、手机短信和网络帖子,某种程度上正在取代文学叙事的传统功能。面对这种状况,文学为什么还要存在?我们为什么对文学依然难以忘怀?这值得研究和分析。我认为,文学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对人类内心不懈的追索,对现实和精神细节的精微观察和雕刻——这个独特性可能是文学之所以存在的重要理由。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6,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