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娲补天神话的考古学新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本文认为:女娲信仰源自古冀州,20世纪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女娲崇拜痕迹;炼石补天是五千多年前的一次重大祭祀活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即是此次祭祀留下的遗迹;“红山女神”像即是女娲塑像。
作者
商秀春
逯宏
机构地区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5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女娲
溯源
炼石补天
红山女神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王安民.
女娲氏走出神话长廊[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24(6):61-64.
被引量:2
2
齐昀.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70-74.
被引量:6
3
张文安.
“共工”、“女娲”、“大壑”神话与战国时期的宇宙学说[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2):33-37.
被引量:1
4
王金寿.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40-44.
被引量:8
5
刘毓庆.
“女娲补天”与生殖崇拜[J]
.文艺研究,1998(6):91-101.
被引量:15
6
李道和.
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J]
.文艺研究,1997(5):100-108.
被引量:16
7
杨虎.
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
.文物,1994(5):37-52.
被引量:7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4]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1.
被引量:7
2
[1][17]陈建宪.神祗与英雄[M].北京:三联书店,1994.
被引量:2
3
[3]庄锡昌.世界文化之迷[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4
[5][19]费尔巴哈著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被引量:1
5
[10]丁山.古代中国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龙门联和书局,1961.
被引量:1
6
[13][16][18]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7
[2]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8
[3]百子全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9
[4]诗经[M].沈阳:辽宁省新华书店出版,1991.
被引量:1
10
[5]幼学精华通解[M].长沙:湖南三环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0
1
梁清采.
论鲁迅处理“神话”和“传说”题材之异同——以女娲、羿、禹的形象刻画为例[J]
.上海鲁迅研究,2022(3):152-163.
2
张哲,John(Jack)IVES.
辽西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动物资源依赖度初探[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297-302.
3
陈伟驹.
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绝对年代[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53-62.
4
刘国祥.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S1):63-77.
被引量:5
5
郭治中.
红山文化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1):45-53.
被引量:8
6
索秀芬,李少兵.
南台子类型分期初探[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2):29-36.
被引量:2
7
刘国祥.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43-51.
被引量:6
8
李少兵,索秀芬.
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52-61.
被引量:5
9
邱国斌.
内蒙古敖汉旗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研究[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18-46.
被引量:11
10
曾祥江,毕德广.
辽西区早期铜器及相关问题探讨[J]
.黑龙江史志,2012(23):21-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道和.
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J]
.文艺研究,1997(5):100-108.
被引量:16
2
刘毓庆.
“补天”考[J]
.贵州社会科学,1991(4):42-46.
被引量:4
3
杨利慧.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96-106.
被引量:12
4
齐昀.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70-74.
被引量:6
5
宁胜克.
中原女娲神话的流布及相关习俗[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57-60.
被引量:4
6
王金寿.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40-44.
被引量:8
7
饶道庆.
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是怎么来的[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5):46-47.
被引量:1
8
杨立志,饶春球.
女娲信仰的发源地研究综述[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10-12.
被引量:1
9
李欣复.
女娲神话之流布及现代解读[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31-435.
被引量:2
10
逯宏.
“女娲补天”神话与“红山文化”考古关联之探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5):80-8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湛利华,张竹君.
近年女娲补天神话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2009(10):226-227.
被引量:1
2
罗铿.
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8,40(8):95-9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杨伟华.
图书馆如何解决各功能空间与藏书空间的矛盾——以贵州商学院为例[J]
.贵图学苑,2020(2):9-10.
2
孙建刚,史红霞.
河北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中国商贸,2011,0(02X):143-144.
被引量:2
3
李逸昕,贾建瑞,俞孟君,杨馨.
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空间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7):26-27.
被引量:2
4
刘田,陈刚,曾金晶.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调研与分析[J]
.兰台内外,2021(4):46-48.
被引量:1
5
鄂鹤年,田磊.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坚守和变革[J]
.图书情报知识,2021,38(4):62-71.
被引量:5
6
余姣萍.
关于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18):154-155.
7
兰英.
“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23,40(8):50-53.
被引量:3
1
高超.
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2X):80-80.
2
白国祥.
娲皇故里展新姿[J]
.甘肃农业,2008(11).
3
杨利慧.
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55-60.
被引量:7
4
马文科,田永新,马文渊.
积石山下的民族奇葩——保安族[J]
.甘肃民族研究,2001(2):33-39.
5
罗波.
华夏文明曙光在朝阳天空绽放[J]
.今日辽宁,2013(3):16-17.
6
本刊编辑部.
天坛:通天人之际[J]
.中华遗产,2008(1):4-4.
7
刘芬芬.
涉县娲皇宫庙会古上巳之遗风[J]
.寻根,2011(2):78-84.
8
涉县娲皇宫[J]
.中国国家天文,2008(1):62-63.
9
汪聚应,霍志军.
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女娲崇拜[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10-14.
被引量:1
10
许仲举,谢伟峰.
汉代陕北地区女娲崇拜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5):103-105.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