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中国蚕丝业的起源及其在殷商时期的发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我国人民的许多发明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纺织技术来说,我国在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制造丝绸,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唯一的这样一个国家。研究和探讨蚕丝业的起源不仅对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和丝织技术发展史有着重要价值,对研究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分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
作者
李艳红
方成军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6-168,204,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蚕丝业
起源
中国
殷商
技术发展史
农业发展史
文明史
纺织技术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10
同被引文献
3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1
唐云明.
我国育蚕织绸起源时代初探[J]
.农业考古,1985(2):320-323.
被引量:18
2
汪济英,牟永抗.
关于吴兴钱山漾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80(4):353-358.
被引量:17
3
胡厚宣.
殷代的蚕桑和丝织[J]
.文物,1972(11):2-7.
被引量:49
4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5
陈文华.
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J]
.农业考古,2006(1):265-280.
被引量:6
6
康殷著..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1979:614.
7
郭郛.
从河北省正定南杨庄出土的陶蚕蛹试论我国家蚕的起源问题[J]
.农业考古,1987(1):302-309.
被引量:32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470.
9
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
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5(1):25-90.
被引量:163
1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藁城台西商代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1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夏鼐.
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J]
.考古,1979(5):385-392.
被引量:43
2
安志敏.
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J]
.考古,1979(5):393-403.
被引量:46
3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4
夏鼐.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
.考古,1977(4):217-232.
被引量:165
5
安志敏.
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J]
.考古,1972(6):35-44.
被引量:36
6
Провинцаль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охране культурных памятников Чжэцзяна.
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0(2):93-106.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510
1
王景会,潘天波,胡玉康.
史前工匠的时间观念及其体系[J]
.艺术学界,2020(1).
被引量:1
2
焦南峰,李澔洋.
“古不墓祭”问题的考古学解读[J]
.西部考古,2022(2):163-170.
3
金怡.
玲珑奇巧——苏博馆藏清代玉器[J]
.苏州文博论丛,2020(1):134-137.
4
朱彦民.
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183-210.
被引量:1
5
杨益民.
中国有机残留物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人类学学报,2021,40(3):535-545.
被引量:7
6
吴文文.
“玄”字造字理据的考察与《老子》中“玄”的内涵[J]
.中国文字学报,2019(1).
7
任宏.
对周代射礼之乐舞实践的理解与思考[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3,8(2):10-15.
8
伍腾飞.
楚蚁鼻钱研究综述[J]
.闽台缘,2021(2):79-88.
被引量:2
9
萧兵.
蚕龙蟹睛的再生与尺木登天——三星堆“蟹睛人面”的再研究(下)[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2):127-162.
10
索德浩.
中原地区封土起源再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20(1):79-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5
1
辛田.
名籍、户籍、编户齐民——试论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起源[J]
.人口与经济,2007(3):54-57.
被引量:7
2
丁邦友,魏晓明.
关于汉代盐价的历史考察[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49-53.
被引量:5
3
王浩.
两汉时期的女性商业者[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3):23-25.
被引量:2
4
申宪.
商周贵族饮食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与饮食礼制[J]
.中原文物,2000(2):33-36.
被引量:3
5
耿曙生.
论“贝”成为我国货币的年代[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104-107.
被引量:3
6
王湃.
论西汉封建土地国有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28-29.
被引量:1
7
郭敏.
论先秦时期颈饰习俗的演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134-139.
被引量:2
8
杜周和,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鲁成,陈义安.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J]
.昆虫学报,2009,52(12):1338-1348.
被引量:7
9
赵容俊.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医疗活动[J]
.史学集刊,2004(3):7-15.
被引量:11
10
宋镇豪.
商代婚姻的运作礼规[J]
.历史研究,1994(6):41-5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朱彦民.
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183-210.
被引量:1
2
王万盈.
2007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29-135.
被引量:1
3
刘志一.
养蚕缫丝起源与传播有新证[J]
.农业考古,2012(1):199-205.
4
刘彦群,鲁成.
家蚕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蚕业科学,2018,44(3):353-358.
被引量:10
5
鲁兴萌.
家蚕与养蚕的源始[J]
.蚕桑通报,2022,53(4):1-6.
6
冯嘉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色彩与礼制色彩——以殷商时期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3(14):57-59.
被引量:1
7
胡晓涵,朱泽钰,程轶凡,李强.
《急就篇》中“绛缇絓紬丝絮绵,㠲敝囊橐不直钱”纺织句章的辨析[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4,37(4):13-2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路婧中,韩丽华,周旸,赵丰,胡智文,彭志勤.
川浙两地桑叶氢、氧、碳稳定同位素比较研究初探[J]
.蚕业科学,2020,46(1):10-18.
被引量:4
2
孟刚,王瑞娴,楚渠.
野桑蚕基因组Survey分析及线粒体基因组注释[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7):2505-2512.
被引量:4
3
厚宇德.
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巅峰在宋代——基于笔记小说视域的考察[J]
.服饰导刊,2021,10(1):21-23.
被引量:2
4
张永红,邵榆岚,苏振国,刘敏,廖鹏飞,李平平,白兴荣.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云南野桑蚕进化分析[J]
.蚕业科学,2020,46(6):716-724.
被引量:3
5
李莉,马光皇,刘语涵,肖海兵,陈家力,朱天生,杨明禄.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广东蚕业,2021,55(4):1-3.
被引量:1
6
李朝.
个体命运到时代形貌的透视与映射——《谁在敲门》的微观史视域解读[J]
.当代文坛,2023(2):205-209.
7
张永红,李平平,邵榆岚,倪婧,刘敏,白兴荣.
云南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1):53-60.
被引量:2
8
张秀智,高赫,吴铮子.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逻辑[J]
.中国土地科学,2023,37(4):32-42.
9
安太成,杜利梅,吴秀峰.
山西运城百年考古发现的古代蚕业实物例证[J]
.中国蚕业,2023,44(2):68-72.
被引量:1
10
高艺洁,孙林,高艺萍.
古埃及亚麻纺织品色彩研究[J]
.服装设计师,2024(4):34-37.
1
白洁.
从改革开放看农业技术创新过程[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13-14.
2
编读往来[J]
.中国石油石化,2014(17):10-19.
3
刘晓兵,李洪民.
殷商古都农业产业化起飞[J]
.农村经营管理,2011(11):44-44.
4
李景芝.
世界汽车技术史上的丰碑[J]
.世界汽车,1999(9):38-41.
5
黄晞.
新旧中国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特征分析[J]
.中国电业,1989(9):24-26.
6
颜光明.
汽车是什么?[J]
.上海工业,2004(7):42-44.
7
六大措施开创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局面[J]
.IT时代周刊,2005(18):8-8.
8
草笱.
汽车文化的种族[J]
.中国名牌,2006(4):76-83.
9
郭蓉辉.
文明时代的TI战争[J]
.数字化用户,2001(11):119-121.
10
吴坤.
DT时代的“互联网+交通”[J]
.网络传播,2015,0(7):44-45.
农业考古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