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水稻胚、幼穗的无性系后代在生育期、株高、粒重及有效穗等方面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无性系后代以幼穗培养的变异最大,各性状中以株高、有效穗的变异最大,其余性状均有一定的变异,变异能稳定遗传。通过对无性系后代的定向选择,可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作者
郑瑞丰
曾德洪
彭美媛
李茂阳
孙桂华
机构地区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
变异
水稻
品种改良
分类号
S5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3
1
黄群策,赵帅鹏.
离子束介导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46-50.
被引量:1
2
YAN Changjing,HUANG Jinahua,and ZHANG Yuhua,Res Inst of Crop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Shang Aca of Agr Sci ,Shanghai 201106,China.
Plant regeneration of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suspension cells derived from leaf blale of Oryza sative[J]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1994,2(1):8-9.
被引量:1
3
赵成章.
再论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作物改良[J]
.生物工程进展,1993,13(4):32-36.
被引量:18
4
吴家道,杨剑波,向太和,吴李君.
水稻原生质体高效培养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4):305-309.
被引量:5
5
梅传生,汤日圣,张金渝,吴光南.
脱落酸对水稻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率的调控[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4,2(1):96-99.
被引量:14
6
张建军,范昆华,章振华.
水稻体细胞离体辐照无性系的变异特点[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6-11.
被引量:1
7
贾勇炯,陈放,李英,何小莉.
从水稻根部悬浮培养细胞分离原生质体及植株再生[J]
.生物工程学报,1994,10(2):168-172.
被引量:4
8
张春义,杨汉民.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基础[J]
.遗传,1994,16(2):44-48.
被引量:27
9
张智奇,钟维瑾,唐克轩,周音,祝明福.
异源三倍体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作物学报,1994,20(5):578-581.
被引量:7
10
杨大祥.
生物技术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1995,13(4):43-4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晁逢春,胡燕祥,赵全志,但芳.
体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6):18-21.
2
赵帅鹏,黄群策.
无性系培养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21-402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谢戎,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RITSD Analysis of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Somaclonal in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36-41.
被引量:6
2
胡鑫,徐全乐.
连续组织培养引起大岩桐再生植株的表型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5):167-170.
被引量:7
3
燕晓阳,黄群策,陈雪能.
N^+注入对不同倍性双胚苗水稻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1,25(2):214-219.
被引量:6
1
冯志春,范光年,等.
小麦成熟胚先性系后代株高性状的表现[J]
.教学与科研(河北农大邯郸分校学报),1990(3):13-17.
2
范光年,王培,方仁,王海波.
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的性状表现[J]
.植物学通报,1991,8(2):39-42.
被引量:1
3
范光年.
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株高性状的变异[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1(2):21-24.
4
都兴林,方秀琴,金信忍.
水稻新品种吉粳72的选育[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6):10-12.
被引量:3
5
王培,范光年,方仁,桑建利,王玉秀,朱至清.
幼穗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J]
.作物学报,1992,18(5):391-396.
被引量:6
6
韩玉琴,于世选.
珍珠粟幼穗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初报[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2):23-24.
7
郑企成,朱耀兰,陈文华.
小麦幼穗培养的植株再生及变异[J]
.核农学报,1989,3(3):129-136.
被引量:7
8
刘选明,周朴华,何立珍.
杂交水稻幼穗培养体胚发生的效果观察[J]
.作物研究,1993,7(1):12-15.
9
郑乐娅,黄忠祥,吴家道.
玉米雌幼穗培养再生植株变异性状的遗传 I 再生植株R_1性状变异[J]
.安徽农业科学,1991,19(3):219-222.
被引量:3
10
刘建平,夏晶,胡道芬.
冬小麦幼穗培养几个因素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1993,11(1):22-24.
湖南农业科学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