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近代寒温融合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内经》至北宋初,“伤寒”是各种热性病的总称,而温病不过是五种或九种伤寒之一,尚未另立门户。北宋庞安时把过去属于伤寒范畴的风温、湿温、重喝、温毒归于由伤寒变成的温病,并认为这四种由伤寒复感异气而变成的温病较伤寒更为重要。金元时刘河间倡火热论,主用寒凉,以治温病之法治伤寒。丹溪弟子王履主张伤寒与温病要分别治疗,不可混淆。
作者
赵立岩
刘晖桢
机构地区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5,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学派
温病学派
寒温融合流派
中医理论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清)莫枚士,研经言,1984年
被引量:1
2
(清)柳宝诒,温热逢源.卷下,1982年
被引量:1
3
黄文东,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1962年
被引量:1
4
何廉臣,通俗伤寒论,1959年,第一章,第一节页
被引量:1
5
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温病明理,1949年
被引量:1
6
(清)蒋宝素,医略十三篇.卷三、卷八,1850年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6
1
张家玮,王致谱,鲁兆麟.
何廉臣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18-20.
被引量:6
2
刘兰林.
试论清代两位寒温融会医家的外感病观[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21-24.
被引量:4
3
李洪涛.
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2-4.
被引量:4
4
刘逴慜,曹凡华,陶慧娟.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9-10.
被引量:9
5
刘兰林,王灿晖,杨进.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观”构建基础及完善措施[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25-327.
被引量:11
6
刘兰林,王灿晖,杨进.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的构建基础与完善[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1-3.
被引量:8
7
张功耀.
告别中医中药[J]
.医学与哲学(A),2006,27(4):14-17.
被引量:78
8
方东行,徐敏,施杞.
中医学说学派的研究与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6,37(10):9-12.
被引量:5
9
焦振廉.
试论中医学术流派的阶段性及其嬗变[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1):8-9.
被引量:4
10
赵峰.
激进学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J]
.教学与研究,2007(3):57-6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刘兰林.
试论清代两位寒温融会医家的外感病观[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21-24.
被引量:4
2
刘柳.
寒温融合派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现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321-322.
被引量:1
3
朱音.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医药文化,2012,7(1):36-39.
被引量:1
4
张田生.
寒温统一论与社会变迁[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2(11):19-24.
被引量:3
5
郑珂,陈孝银.
伤寒与温病[J]
.河南中医,2016,36(9):1497-1499.
被引量:4
6
马亚会,连建伟,郑洪.
《医门棒喝》温病证治刍议[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2):111-115.
被引量:1
7
孙小梅,张津铖,程志强.
陆廷珍《六因条辨》学术思想及特色探析[J]
.环球中医药,2022,15(8):1385-138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柳.
寒温融合派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现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321-322.
被引量:1
2
裴茹,郭永洁,郎正宽.
简述寒温统一思想的研究概况[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217-217.
被引量:4
3
张超,杨林蓉,付婷婷,高琪,张原,王春霞.
试论云南兰茂医学流派的学术特色[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3):51-53.
被引量:9
4
张相鹏,王红霞,李锋,张培红,武宁,张永明,刘勇永,曹东义.
河舟码头学说与热病统寒温新探索[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5):5-9.
被引量:3
5
Liang-Jun Yang,Ya Li,Dao-Rui Hou,Zhi-Peng Hu,Yong Zhang.
Discussing the six meridional diseases of Shanghan Lun based on stress theory[J]
.TMR Theory and Hypothesis,2019,2(1):150-155.
6
凌利,田鑫,廖金花,伍建光,刘良徛,李林.
基于“寒温统一”解读江西新冠肺炎防治方[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21):1607-1610.
被引量:4
7
赵梦倩,郑心.
浅议芳香药在外感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4):22-24.
被引量:1
8
邢安丽,赵鲲鹏,张铭.
张锡纯“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浅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21):10-13.
9
李春燕,隋秀林,范玉,张园园,魏淑相.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理论探讨[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6):4-6.
被引量:1
10
陈一凡,李雁,杨东方.
秦伯未经方医案用药理法探微[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9):964-968.
被引量:1
1
雷跟平.
中医医案源流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4):49-51.
被引量:9
2
雷跟平.
中医医案源流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49-51.
被引量:1
3
刘项楠,甄宏楠.
浅谈我国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111-111.
被引量:11
4
于子凯,张昱.
浅谈真实世界研究及其在中医药临床科研中的应用[J]
.中医药导报,2016,22(17):11-12.
被引量:13
5
谌瑞林.
药汁制法历史沿革[J]
.中成药,1994,16(1):23-25.
被引量:3
6
李广珍,盛岱仁.
中药方剂的产生与发展[J]
.解放军健康,1999(4):36-36.
7
李福生,马晓燕.
马晓燕教授从肝论治肾病[J]
.吉林中医药,2013,33(7):656-657.
被引量:10
8
蔡子微.
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原理问题研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被引量:2
9
姜开运,于彩娜,房景奎.
药性理论的产生与演变——四气[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02-703.
被引量:9
10
补钙对颈椎病有好处吗[J]
.中外健康文摘,2007(05A):20-20.
中医杂志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