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列宁曾形象地把社会经济形态比喻为社会的“骨胳”,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肉刀,并认为“骨胳”是支撑“血肉”的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概括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规律的逻辑工具。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呢?目前在我国哲学界基本上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二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三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社会经济基础。我们认为,这些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部分,但还存在过宽过窄的现象。探讨社会经济形态的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的角度首先明确这一范畴的内涵,然后明确如何运用这一范畴分析现实和观察社会。故本文就此作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