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九华山佛教起源于5世纪初,唐中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中经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的曲折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在文化特质上表现为地藏信仰、禅净兼修和三教交融的同时并存。该传播中心的形成对丰富皖江佛教的内涵、延续安徽佛教的命脉、促成安徽地域文化儒道佛鼎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 李霞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佛教文化研究"(编号:05BZX033)内容之一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7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