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空间合成理论和汉诗英译的意象传递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空间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认知是一个基于四位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合成的过程;而汉诗注重意会,通过对意象的描述来表达含蓄情感。汉诗意象组合方式包括五种:并置式、跳跃式、叠加式、相关式、辐合式。汉诗的意象在翻译中通过运演合成空间实现传译,其传递策略包括:直译、意译、直译加注、更替意象和省略不译。
作者
王晓惠
机构地区
梧州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3-85,94,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空间合成理论
汉诗英译
意象
策略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顾延龄.
唐诗英译的“三美”标准——兼评《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J]
.中国翻译,1987(6):23-26.
被引量:9
2
田朝绪.
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J]
.外语研究,2003,20(4):34-39.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强.
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38-44.
被引量:31
2
赵毅衡.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J]读书,1983(0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张俊.
诗歌意象创造的人际意义视角[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424-427.
被引量:3
2
黄秀敏.
意象主义——英美现代诗歌之滥觞[J]
.作家,2008,0(10):89-90.
3
周湘萍.
意境——意象派诗歌难以企及的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的审美比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2):84-87.
被引量:2
4
何文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象主义对古诗翻译的理论启示[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96-98.
5
张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论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的影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33.
被引量:3
6
曾振华.
美国意象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相似性[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7):110-112.
7
刘晶辉.
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意象派诗歌的比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9):99-100.
8
代晶.
诗歌意象的重塑与现代诗歌的建设[J]
.新课程学习(中),2012(8):165-165.
被引量:1
9
刘庆雪.
卡明斯式诗歌模式解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4,34(5):114-118.
被引量:3
10
齐彩卉,姜涛.
心理学视域下《星期天早晨》中的中国元素[J]
.学理论,2014(27):140-141.
被引量:1
1
魏融,刘冰泉.
唐宋词情感隐喻认知机制研究[J]
.科技信息,2011(1).
2
许萍.
英语习语中概念隐喻生成机制的认知学解析[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8(2):70-73.
被引量:2
3
邓敏.
英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隐喻认知解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10-10.
4
彭艳,夏耕.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仿拟的实时意义建构[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6):6-9.
被引量:1
5
王微.
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传递[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6):116-121.
被引量:6
6
李孝英.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中《黄帝内经》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J]
.外语学刊,2016(3):59-62.
被引量:8
7
钟桂蓉.
科技语言中的隐喻思维[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184-185.
被引量:1
8
刘政元.
论汉诗意象的英译[J]
.天中学刊,2012,27(5):80-82.
9
付岚,陈冬蕾.
对奥运吉祥物的认知解读[J]
.青年文学家,2012,0(14):153-154.
10
岳好平,汪虹.
基于空间合成理论的情感隐喻分类及认知解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15-18.
被引量:19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