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一时空下的不同人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安忆的创作轨迹多变,她在《长恨歌》和《桃之夭夭》中塑造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王琦瑶和郁晓秋是同一时期的上海女人,经历着同一种市民生活,虽然两人的生活环境相似,但二者在客观环境和主观世界方面相差甚大。王安忆如此创作,具有值得注意的因由。
作者
王明娟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王琦瑶
郁晓秋
生活环境
精神生活
王安忆
《长恨歌》
《桃之夭夭》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邓如冰.
王安忆的生命观[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3):92-95.
被引量:1
2
[2][德]伊丽莎白·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M].北京:三联书店,1995.
被引量:1
3
王安忆著..桃之夭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7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纪人.《解读王安忆》[N].《中国文化报》,2002年8月5日.
被引量:2
2
王安忆访谈.《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N].《文学报》,2000年10月26日.
被引量:1
3
王安忆 郑逸文.《作家的压力和创作冲动》[N].《文汇报》,2002年7月20日.
被引量:3
4
王安忆.
寻找苏青[J]
.上海文学,1995,0(9):32-36.
被引量:54
1
庄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论《桃之夭夭》中郁晓秋的灼灼生命力[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12):54-55.
2
吕莲.
小说《桃之夭夭》的女性主义思想浅析[J]
.青年文学家,2015,0(11X):18-19.
3
李清霞.
生命:从灿烂走向平庸[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5):123-127.
4
菅娇.
独特的人格魅力——浅析《桃之夭夭》中郁晓秋的性格成因[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60-61.
被引量:1
5
沈忱.
“灰姑娘”式女性成长——《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比较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2):62-66.
被引量:6
6
唐宇东.
寻找“苏青”——以王安忆长篇小说《富萍》和《桃之夭夭》为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6(6):423-424.
7
风移影动,百事之空.
《桃之夭夭》人物谱[J]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08,0(8):1-5.
8
汤海燕.
一蓑烟雨两样人生——评王安忆长篇小说《桃之夭夭》[J]
.科教文汇,2007(5).
9
李敬,唐红梅.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人——试从《长恨歌》《桃之夭夭》谈起[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6-37.
10
窦芳霞.
都市底层女性的生命赞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桃之夭夭》[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139-142.
被引量:2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