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地区发展新态势及其政策架构调整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个国家经济要健康发展决不能忽视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更必须高度重视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因此,应当把制定与实施有效的地区发展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当前地区发展的新态势要求我们采取地区发展新政策。
作者
周振华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74,共8页
Economist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
政策调整
中国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1
刘诗白.
积极引导西进促进东西互补[J]
.经济学家,1996(3):9-13.
被引量:4
2
王茂林.
中国地区差距浅析[J]
.管理世界,1995,11(5):4-9.
被引量:6
3
刘秋生.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展望[J]
.经济研究参考,1994(14):2-16.
被引量:1
4
张道根.
部分先富的改革效应[J]
.学术月刊,1994,26(1):42-48.
被引量:4
5
翁君奕,徐华著..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184.
6
马建堂等著,孙尚清.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7
陆大道等著..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43.
8
陈栋生,陈吉元著..中国地区经济结构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京,1988:197.
9
张蕴岭,顾俊礼主编..西欧的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278.
共引文献
11
1
赖德胜.
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1996(48):26-38.
2
张茂林,张善余.
社会转型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思考[J]
.人口学刊,1996,18(3):9-16.
被引量:6
3
童星.
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判定[J]
.江苏社会科学,1995(1):10-15.
被引量:4
4
傅吉奎,戚昌青.
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11(6):43-46.
被引量:1
5
夏永祥,沈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关系转型[J]
.兰州学刊,1996(5):7-10.
6
敢成.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概览[J]
.当代社科视野,1995,0(12):12-15.
7
赵宇晓,佟凤勤,池宏.
持续发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1996,4(1):1-7.
8
陈自芳.
促进东部企业向中西部投资的动力和投资环境——以浙江企业为例的分析[J]
.市场论坛,2007(4):25-29.
9
陈自芳.
关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几个问题——基于浙江、广东等省的企业调查[J]
.理论探索,2008(6):93-97.
被引量:1
10
唐祺,谭再琼.
大幅度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可行性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12(3):16-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0
1
朱文莉.
中央治藏基本财政政策简论——为西藏地方财政建立50周年而作[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7-30.
被引量:4
2
吴怀连.
从“南北、东西”关系看中国宏观区位结构及其变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6(1):16-21.
被引量:2
3
曹扶生.
构筑东西联动发展新格局──兼论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J]
.社会科学,1997(3):16-19.
被引量:2
4
索郎嘉措.
试论西藏农业向“三高”的转换[J]
.西藏研究,1996(3):23-27.
被引量:4
5
周大鸣.
西藏经济发展两题[J]
.民族研究,1997(1):57-64.
被引量:5
6
冯海发,李溦.
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
.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被引量:6
7
孙勇,邓黎明.
西藏资源、产业序列与发展[J]
.西藏研究,1990(3):5-12.
被引量:5
8
李玲燕,李曦辉.
西藏产业发展后顾前瞻[J]
.西藏研究,1995(2):1-7.
被引量:5
9
于学林,哈旺罗布,杨文德,王文佩.
西藏农业自我维持能力浅析[J]
.西藏农业科技,1996,18(2):35-40.
被引量:2
10
金兆丰.
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社会面貌将迅速改变——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回顾与展望[J]
.瞭望,1995(46):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曹鸿翔.
东西部差距浅析──地区差距的成因及对策[J]
.开放时代,2000(4):53-56.
2
胡鞍钢,温军.
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下)[J]
.中国藏学,2001(2):108-124.
被引量:8
3
相里六续,邓俊荣.
对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J]
.当代经济科学,1998,20(6):89-90.
4
李国政,杨峰.
西藏“非典型”产业演进路径研究——基于中央财政补贴的视角(1978~2008)[J]
.当代经济管理,2010,32(6):57-60.
被引量:8
5
邹素文.
论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4):45-48.
6
李国政,杨峰.
财政支持、金融发展与西藏工业增长[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6):63-68.
被引量:1
7
李国政.
国家主导视野下的西藏现代工业的演进逻辑、轨迹与经验教训[J]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8):45-50.
被引量:1
8
温军.
现代化追赶:新战略与新模式[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72-79.
9
温军.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J]
.中国藏学,2003(1):21-33.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陈朴.
试论西藏次级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J]
.华西边疆评论,2019(1):103-115.
被引量:4
2
谭天明.
西藏确立贸易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
.西藏发展论坛,2005(5):35-38.
3
李芳利.
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J]
.西藏发展论坛,2011(5):39-41.
被引量:3
4
陈静,丁任重.
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发展策略对比研究[J]
.经济视野,2014(1).
5
杨斌,潘明清.
青藏铁路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71-73.
被引量:6
6
耿香玲.
对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成本收益分析——兼论西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5):40-44.
被引量:2
7
宗刚.
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J]
.中国藏学,2006(2):62-70.
被引量:11
8
刘刚,沈镭.
西藏产业经济布局与优化调整策略初探[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130-134.
被引量:5
9
刘刚,沈镭.
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
.地理学报,2007,62(4):364-376.
被引量:117
10
潘久艳.
治藏诉求与“全国援藏”的目标逻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4):37-41.
被引量:5
1
郭同意.
我国区域发展新态势分析[J]
.发展,1998,0(11):6-7.
2
张锋.
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新态势分析[J]
.唯实,2013(1):49-52.
被引量:1
3
陈菁泉.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态势[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1(3):31-35.
被引量:1
4
黄顺.
“稳”有张力 “进”有所为——淮北市经济发展新态势凸显[J]
.江淮,2015(3):39-40.
5
本刊评论员.
双创: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J]
.中国经贸导刊,2016(20):1-1.
6
王兴化,徐丽敏,殷翠芬.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4):126-133.
7
从各省区市两会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J]
.领导决策信息,2003,0(7):30-31.
8
赵优珍.
国际制造业发展新态势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兼论国际金融危机对上海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影响[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8-12.
被引量:7
9
李荣.
长三角合作发展新态势[J]
.珠江水运,2011(21):64-65.
10
胥和平.
科技发展新态势与我国科技改革发展[J]
.时事报告,2014,0(10):10-17.
被引量:1
经济学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