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战时消解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谣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其危害不言而喻。特别是战争时期,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战争对民众的心理影响等各种客观因素加速了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因此战时谣言的消解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谣言产生与传播的机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战时谣言消解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及战时谣言消解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作者
丁鹏
机构地区
西安政治学院
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Journal of Xi'an Politics Institute
关键词
谣言
传播机制
消解
分类号
E22 [军事—军事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卡普费雷;郑若麟;边芹.谣言,1991.
被引量:4
2
奥尔波特;刘水平;梁元元;黄鹂.谣言心理学,2003.
被引量:1
3
李若建.
社会变迁的折射:20世纪50年代的“毛人水怪”谣言初探[J]
.社会学研究,2005(5):182-201.
被引量:33
4
约阿希姆·诺伊鲍尔;顾牧.谣言女神,2004.
被引量:1
5
Festinger L.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1954(0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莫里斯·哈布瓦赫 毕然 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被引量:9
2
柯文 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被引量:8
3
亚当·库珀 杰西卡·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被引量:5
4
卡普费雷著 郑若辟 边芹译.《谣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271页.
被引量:9
5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页.
被引量:8
6
奥尔波特 刘水平 梁元元 黄鹂译.《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3
7
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宝应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8
五河县志编纂委员会.《五河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9
武子冈.《大中华知识宝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10
新浦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浦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
1
黄芸,胡阳,韩昱瑞.
时空双维度中的“抢购事件谣言”研究[J]
.新闻知识,2022(3):27-32.
2
赵凯欣,李俊杰,严飞,侯晋轩.
平谣术:安徽省无为县“水鬼毛人”谣言治理(1953-1954)研究[J]
.开放时代,2021(2):179-198.
被引量:2
3
杨慧琼.
当谣言的翅膀飞向网络——关于“玉田谣言”的传播学分析[J]
.东南传播,2008(12):57-59.
被引量:2
4
姚鹤,段锦云,冯成志.
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S2):83-87.
被引量:7
5
李若建.
1950年华北地区的“割蛋”谣言[J]
.开放时代,2007(3):78-93.
被引量:8
6
韩柏光.
突发公共事件的传言与政府诚信建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5):25-26.
7
周汝江,白英华.
政治恐惧:概念、机制及其功用[J]
.新疆社科论坛,2008(3):50-54.
被引量:1
8
尹瑶宗.
浅析危机状态下的谣言营销及其管理与控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9):160-161.
9
白子仙.
集体记忆理论经验研究的七个维度:1989—2009[J]
.经济研究导刊,2010(6):200-201.
被引量:3
10
李若建.
谣言的建构:“毛人水怪”谣言再分析[J]
.开放时代,2010(3):105-12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6
1
伍柳氏.
谣言: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2):46-48.
被引量:5
2
刘建明.
谣言的形成与控制[J]
.采写编,2003(3):51-52.
被引量:2
3
李国武.
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J]
.社会,2005,25(4):143-155.
被引量:31
4
李若建.
社会变迁的折射:20世纪50年代的“毛人水怪”谣言初探[J]
.社会学研究,2005(5):182-201.
被引量:33
5
周宇.
解构谣言的传播形态[J]
.青年记者,2006(18):67-68.
被引量:2
6
官建文.
构筑防堵网络谣言的有效机制[J]
.新闻战线,2006(11):65-67.
被引量:12
7
孟彩虹.
企业在经营中的危机应对[J]
.商场现代化,2007(05S):160-160.
被引量:1
8
汪太贤等著,卓泽渊.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9
[美]奥尔波特等著,刘水平等.谣言心理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10
张天蔚.谣言止于权威[J]新闻周刊,2003(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朱颖,乐志为.
汶川地震灾难期间谣言为何难以蛊惑人心[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41-43.
2
尹瑶宗.
浅析危机状态下的谣言营销及其管理与控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9):160-161.
1
余琦,魏超.
构建我军战时新闻传播机制[J]
.军事记者,2003(12):20-21.
被引量:1
2
李正琦.
用战斗力标准深化抢险救灾中的心理服务工作[J]
.商情,2014,0(44):103-103.
3
张卫中,刘胜界.
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防空作战对官兵的心理影响与对策[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7(12):48-48.
被引量:2
4
王振兴.
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心理影响[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3(6):31-35.
5
苑桂林.
高技术战争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及对策[J]
.汽车运用,2003(10):33-33.
6
刘芳春.
试析社会心理对国防教育的影响[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0,6(5):65-66.
7
新华.
中国军事演习代号含义[J]
.环球军事,2005(10X):6-6.
8
易良廷,伏国勇,张志顺.
简析非战争军事行动野营保障对官兵的心理影响[J]
.训练与科技,2009,30(1):14-15.
9
李晓龙,龙开道.
复杂电磁环境对官兵心理影响及对策[J]
.政工学刊,2008(11):54-55.
10
江会根.
加强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防空行动有效实施[J]
.中国人民防空,2013(8):22-23.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