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团体创造力中的团体构成探微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创造主体已凸显出由个体创造力向团体创造力转化的趋势。对团体创造力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关于团体构成的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一般研究。强调创造学视阈下团体构成着重特质构成的研究视角,对团体构成的多样性与有机性效应及其表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
于淼
李鹏
机构地区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界》
2007年第4期149-150,共2页
Theory Horizon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研究"(J05005)资助
关键词
团体创造力
团体构成
有机性效应
分类号
C23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罗玲玲著..创造力理论与科技创造力[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292.
1
罗玲玲.
论团体创造力与个体创造力转化的条件[J]
.理论界,2007(4):151-152.
2
贡喆,刘昌,沈汪兵,王贤,石荣.
信任对创造力的影响:激发、抑制以及倒U假设[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3):463-474.
被引量:7
3
雷宇.
日本集团主义的社会关系和中国家族主义的社会关系[J]
.智富时代,2015,0(1X):73-73.
4
张崴,王续琨.
国际团体创造力研究进展及其科学可视化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S1):213-216.
被引量:1
5
Robert B.McCall,Christina J.Groark,Junlei Li,曾凡林.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12):23-24.
被引量:3
6
王媛丽.
论市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原因[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25-28.
被引量:1
7
朱超威,李君兰.
组织中个体创造的整合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74-176.
8
刘云,袁旗.
幸福悖论成因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3):274-275.
9
李佩伦.
族教之光 艺苑昆仑——京剧艺术大师优素福·马连良百年诞辰祭言[J]
.回族研究,2001(4):75-79.
10
郑淑慧.
林语堂的幽默创造论[J]
.东疆学刊,1992,9(4):23-29.
理论界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