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海经》、《楚辞》看仙话的形成及发展
被引量:1
出处
《华夏文化》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Chinese Culture
同被引文献13
-
1龚维英.对《九歌·东皇太一》之再探索——兼与何裕同志商榷[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78-83. 被引量:3
-
2纪晓建.《楚辞》《山海经》灵巫之互证——《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之四[J].社科纵横,2007,22(5):80-82. 被引量:4
-
3梅琼林.古代楚辞文化阐释的二元性倾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98-101. 被引量:2
-
4陈子展.《天问》解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5):5-15. 被引量:8
-
5何光岳.荆楚的来源及其迁移[J].求索,1981(4):154-162. 被引量:11
-
6李学勤.谈祝融八姓[J].江汉论坛,1980(2):74-77. 被引量:55
-
7蔡守湘,朱炳祥.南方文化其表 北方文化其骨——论《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J].江汉论坛,1992(6):45-50. 被引量:5
-
8马世之.关于楚族的族源及其发祥地[J].江汉论坛,1983(11):63-67. 被引量:4
-
9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顾良.心理学与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2(1):145-154. 被引量:12
-
10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5(2):77-81. 被引量:2
-
1农学冠.神仙文化与人类的生存信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1):47-50. 被引量:4
-
2周蓉靖.比吃药更重要的一项功夫叫内视[J].祝你幸福,2015,0(9):52-53.
-
3世界的龙文化[J].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06,0(1):65-65.
-
4史春林,于霞.关于咏航海家徐福的诗[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2-63. 被引量:1
-
5金鑫.历史与文化视角下的黑龙江口头文学[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1):22-23. 被引量:1
-
6王立,孟丽娟.染及俗气难为仙——毛女传说的历史演变及其性别文化内蕴[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10. 被引量:3
-
7夏青根.开创新领域——评《中国鬼文化》[J].中国图书评论,1992(2):104-106.
-
8李佳.神仙食鹿考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4):47-51. 被引量:4
-
9李姗姗.从中国古代神话看中华民族精神[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44-45. 被引量:1
-
10程政菡.成长·笑容[J].大理文化,2008(5):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