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我国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规则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诉讼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证据立法将要制定以可采性规则为主体的证据法则。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证据问题凸现。本文在对电子证据的概念、法律地位界定清晰的前提下,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认定的具体标准,以期有助于中国的电子证据立法。
作者 魏韧思 顾星
出处 《犯罪研究》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被引量:31
  • 2[德]托马斯·魏根特著 岳礼玲译.《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被引量:30
  • 3[日]西原春夫 李海东译.《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M].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第258页. 被引量:20
  • 4亚里斯多德著 吴寿彭 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被引量:5
  • 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因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被引量:1
  • 6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闲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赴英考察报告》.《诉讼法论从》(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第365页. 被引量:1
  • 7[日]田口守-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卞建林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被引量:1
  • 8陈光中.《改革、完善刑事证据法若干问题之思考》(代序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被引量:1
  • 9[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罪》,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33页. 被引量:1
  • 10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赴英考察报告》.《诉讼法论从》(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74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