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公共政策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是体现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本文从高考移民的现象谈起,并运用公共政策原理来说明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才能优化公共政策的整体效用,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
范智军
机构地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高考移民
公共政策
社会公平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郑忆石.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学习论坛,2006,22(1):10-13.
被引量:8
2
李南.
高考移民之痛[J]
.企业标准化,2005(8):66-66.
被引量:1
3
田建华.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3):20-2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延进军,姜玉原.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
.理论界,2006(9):80-81.
被引量:2
2
范智军.
“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公共政策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99-101.
被引量:3
3
梁鑫巍.
高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之根基[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2):4-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延进军,姜玉原.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
.理论界,2006(9):80-81.
被引量:2
2
罗昌勤.
论“以人为本”的和谐稳定思想[J]
.黑河学刊,2007(3):10-12.
3
杨兴林.
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新飞跃[J]
.学习论坛,2007,23(9):17-20.
被引量:2
4
孙兴玲.
对心理和谐问题的哲学思考[J]
.理论探索,2007(6):33-35.
被引量:4
5
郑又成.
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J]
.学习论坛,2008,24(7):18-20.
6
刘长庚.
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J]
.新西部(理论版),2008(11):6-6.
被引量:1
7
刘红敏.
探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路[J]
.现代企业文化,2010(24):209-210.
8
刘振岱.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
.商业时代,2010(30):12-13.
9
梁鑫巍.
高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之根基[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2):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刘海峰,樊本富.
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J]
.教育研究,2004,25(10):76-80.
被引量:46
2
严荣.
公共政策创新与政策生态[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6(4):36-46.
被引量:36
3
宋圭武,王渊.
公平、效率及二者关系新探[J]
.江汉论坛,2005(9):23-26.
被引量:13
4
李路路.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J]
.社会学研究,2006(2):37-60.
被引量:98
5
张含宇.
高考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6(6):24-26.
被引量:4
6
延进军,姜玉原.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
.理论界,2006(9):80-81.
被引量:2
7
韩欣欣.
私权利之视角下的高考移民现象[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5):71-74.
被引量:1
8
刘传江,朱劲松.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高考移民观[J]
.人口研究,2006,30(6):55-62.
被引量:11
9
谭秀森,孙兆风.
论高考移民与教育机会均等[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3):22-24.
被引量:4
10
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田建华.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3):20-21.
被引量:3
2
姜传松.
高考供求均衡问题探析——“高考移民”的视角[J]
.高教探索,2008(2):91-94.
被引量:9
3
华桦.
“异地高考”区域差异性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策略建议[J]
.当代青年研究,2013(4):91-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周秀平.
异地高考期待的群体差异[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4):43-49.
被引量:3
2
延进军,姜玉原.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
.理论界,2006(9):80-81.
被引量:2
3
范智军.
“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公共政策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99-101.
被引量:3
4
于丽娜.
“高考移民”现象浅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0):24-25.
5
徐代珍,晏小敏.
封堵“高考移民”政策的法学思考[J]
.基础教育,2010,7(5):12-15.
6
方守湖,叶昕,朱琳.
高校招生计划的调整与公平问题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6):121-124.
被引量:3
7
叶庆娜,陈绍华.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与高中择校、高考移民的辨析及启示[J]
.西北人口,2012,33(4):105-109.
被引量:5
8
肖军飞,刘大伟.
异地高考的SWOT可行性分析及实施策略[J]
.复旦教育论坛,2012,10(6):70-75.
被引量:5
9
肖军飞.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地高考SWOT分析及政策设想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32(11):17-20.
被引量:16
10
华桦.
“异地高考”区域差异性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策略建议[J]
.当代青年研究,2013(4):91-98.
被引量:3
1
王缉思.
政治精英怀疑美国的理由[J]
.中国企业家,2012(8):30-30.
2
张翠蓉.
刑检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思考[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4):112-114.
3
王晓.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及应对之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2013(5X):27-27.
4
尹海华,张晨郁,潘彩霞,贺彩英,王惠玲,王毅,王焕玲.
“高考移民”现象下的户籍制度改革[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52-53.
被引量:5
5
程晨.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政策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1).
被引量:1
6
郭殊,叶兰.
封堵“高考移民”事件的行政法思考[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97-99.
被引量:2
7
龚晓红,覃燕妮.
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思考[J]
.楚天主人,2009(8):37-38.
8
张天华.
西部大开发民族政策思考[J]
.社会主义论坛,2002(3):28-29.
9
仇立平.
建构和谐社会下的阶级合作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36-38.
被引量:4
10
李桂珍.
我国当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4):21-2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