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共1页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同被引文献96
-
1张蕴岭.寻找推进东亚合作的路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7-11. 被引量:15
-
2孙学峰.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32-48. 被引量:46
-
3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31-44. 被引量:22
-
4赵华胜.上海合作组织:过去和未来的5年[J].国际观察,2006(2):31-37. 被引量:7
-
5《朱镕基出席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晤》,《人民日报》,2000年11月25日. 被引量:2
-
6江泽民.《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被引量:2
-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3版. 被引量:161
-
8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8日. 被引量:4
-
10《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冯建勇.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四十年来中国边疆对外开放的理路与目标[J].学术月刊,2018,50(12):166-175. 被引量:9
-
2孔繁颖,李巍.美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区域制度霸权[J].当代亚太,2015(2):82-110. 被引量:16
-
3尹继武.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32(3):1-25. 被引量:32
-
4高程.从中国经济外交转型的视角看“一带一路”的战略性[J].国际观察,2015(4):35-48. 被引量:29
-
5王玉红.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新特点及对中蒙关系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9):40-42.
-
6卢光盛,金珍.“一带一路”框架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J].国际展望,2015,7(5):67-81. 被引量:16
-
7李德锋.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组合的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9):7-9.
-
8陈瑞欣.从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5)看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J].国际观察,2016(1):66-79. 被引量:5
-
9刘博文,方长平.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J].当代亚太,2016(3):68-100. 被引量:19
-
10林迎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模式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6,37(8):11-14. 被引量:4
-
1戴相龙.亚洲金融发展与合作[J].金融研究,2001(8):1-4. 被引量:11
-
2肖耿.香港与内地金融发展与合作[J].宏观经济研究,2002(5):12-13.
-
3袁序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两地保险业发展与合作前景展望[J].区域金融研究,2010(1):30-33. 被引量:1
-
4袁东.从债券市场看未来中港金融市场之发展与合作[J].证券市场导报,1997(9):18-23.
-
5戴相龙.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J].金融博览,2001(7):10-11.
-
6张珂,李汉通.银行、保险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成的发展与合作模式[J].现代商业,2012(33):29-29.
-
7促进国际区域金融合作与交流 加快金融开放步伐——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成功召开[J].金融发展评论,2013(9):1-1.
-
8陆爱勤.澳大利亚保险业发展现状[J].上海保险,1994(4):38-40.
-
9邱岚,王韧,吴嫒丽,陈少克.珠海和澳门金融业发展与合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74-76.
-
10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取得丰硕成果[J].金融发展评论,2013(9):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