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疒兴)钟的堵与肆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堵与肆 堵与肆,是周代乐悬制度中一个聚讼不已的论题。关于堵、肆,最早的记载是《周礼·春官·小胥》:“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辨其声。凡悬钟磬,半为堵,全为肆。”对于其中堵与肆的含义,历代方家多有论述。
作者
王清雷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9,88,共8页
Music Research
关键词
编钟
音列
纹饰
歌钟
民族击乐器
正鼓音
测音数据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26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2
1
《周礼注疏》卷23,《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5页.
被引量:3
2
《春秋左传正义》卷31,《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51页.
被引量:1
3
孙诒让..十三经清人注疏 周礼正义 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2708.
4
陈旸.《周礼·春官·小胥》训义..《乐书》卷45.,光绪丙子(1876)刊本..
被引量:1
5
徐元诰.《国语集解》[M].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0-502页.
被引量:42
6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1736.
7
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M],2002.
8
马俊才,蔡全法.
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0(2):61-77.
被引量:9
9
蔡全法,马俊才.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J]
.文物,2005(10):4-33.
被引量:12
10
唐兰.《古乐器小记》[J].燕京学报,.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王世民,蒋定穗.
最近十多年来编钟的发现与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3):3-10.
被引量:8
2
卢连成,杨满仓.
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J]
.文物,1978(11):1-5.
被引量:88
3
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J]
.考古,1974(2):116-120.
被引量:46
4
陈彦昭.
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J]
.文物,1980(1):34-41.
被引量:43
5
张剑,赵世刚.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J]
.文物,1980(10):13-20.
被引量:30
6
李学勤.
论包山简中一楚先祖名[J]
.文物,1988(8):87-88.
被引量:22
7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1(1):1-8.
被引量:97
8
柴福有.
浙江江山出土青铜编钟[J]
.文物,1996(6):85-86.
被引量:3
9
王子初.
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出土编镈的乐学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1(1):13-22.
被引量:16
10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
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J]
.东南文化,1988(Z1):13-50.
被引量:138
共引文献
226
1
吴毅强,韩文博.
随州叶家山M126新出麻于尊、卣考释[J]
.形象史学,2023(1):87-99.
2
王正原.
再析“长子口”墓——兼谈青铜器的分组订制与几种称谓结构[J]
.三代考古,2021(1):448-478.
3
赵庆淼.
再论西周时期的“周”地及相关问题[J]
.三代考古,2018,0(1):497-517.
4
雒有仓.
金文族徽的内涵、性质与商代的族墓地[J]
.三代考古,2018,0(1):470-496.
5
許夢陽.
疑尊、卣補議[J]
.青铜器与金文,2019(1):50-60.
6
王沛.
两周秦汉金文法制史料汇考[J]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2022(1):201-297.
7
笪浩波.
楚季宝钟与宜昌万福垴遗址[J]
.考古学集刊,2019(1):115-116.
8
冯时.
周廷遗妃与献妇功[J]
.考古学集刊,2019(1):102-114.
被引量:2
9
黄莹.
西周楚钟[J]
.湖南考古辑刊,2022(1):211-223.
10
张溯.
论晋侯苏钟的年代和归属——兼论周厉王王年[J]
.东方考古,2020(1):131-144.
同被引文献
84
1
王子初.
晋侯苏钟的音乐学研究[J]
.文物,1998(5):23-30.
被引量:34
2
冯时.
晋侯穌钟与西周历法[J]
.考古学报,1997(4):407-442.
被引量:23
3
施劲松.
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
.考古,1997(10):73-80.
被引量:15
4
李纯一.
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
.音乐研究,1985(2):63-71.
被引量:34
5
李京华.
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J]
.中原文物,1999(2):104-113.
被引量:1
6
洛地.
对于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的疑议——“曾音乐文化”可能系“商—宋文化”说[J]
.中国音乐学,1998(3):26-42.
被引量:11
7
李纯一.
周代钟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J]
.中国音乐学,1998(3):43-60.
被引量:7
8
刁淑琴.
北方出土的西周青铜甬钟[J]
.华夏考古,1998(3):75-77.
被引量:4
9
李纯一.
关于歌钟、行钟及蔡侯编钟[J]
.文物,1973(7):15-19.
被引量:23
10
裘锡圭,李家浩.
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J]
.音乐研究,1981(1):19-23.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朱晓芳.
两周乐钟的发现与研究[J]
.中原文物,2012(6):45-51.
2
王清雷.
也谈海昏侯墓编钟[J]
.中国音乐,2017(3):83-9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虎.
海昏侯墓“轩悬”与“六佾”的礼乐“拟古”隐意[J]
.歌海,2018(5):53-56.
被引量:2
2
罗剑鸿,刘慧中.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编钟的造物思想研究[J]
.南方文物,2020(6):208-214.
被引量:1
3
张维,杨挚怡.
海昏编钟研究述略及主要问题探讨[J]
.老区建设,2022(11):54-60.
4
王清雷,魏旭爽,张玲玲,徐长青.
海昏侯刘贺墓编甬钟的音乐学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4):16-20.
被引量:1
1
陈荃有.
悬钟的发生及双音钟的厘定[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19(4):19-22.
被引量:9
2
王清雷.
从山东音乐考古发现看周代乐悬制度的演变[J]
.中国音乐学,2004(2):19-26.
被引量:7
3
任宏.
对两周时期乐悬“僭越”现象的认识[J]
.中国音乐,2014(4):57-61.
4
任宏.
对两周时期乐悬“僭越”现象的认识[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4):8-12.
被引量:1
5
李采姣.
从冕服制度看中国服饰美术的寓意[J]
.文艺研究,2013(3):156-158.
被引量:1
6
徐勤.
《考工记·梓人为简虞》散论 梓人·梓庆[J]
.上海工艺美术,1994(4):38-39.
7
李云鹏.
试论咽音的训练[J]
.现代交际,2010(11):79-79.
8
杨开飞.
阮元书法品评标准[J]
.书法赏评,2008(2):27-29.
9
杨文胜.
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J]
.中原文物,2008(2):50-54.
被引量:4
10
朱丽丽.
浅谈齐地《韶》乐的中和之美[J]
.学术交流,2012(S1):102-103.
音乐研究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