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
被引量:2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11
-
1陈剑.《上博竹书(中弓)篇新编释文(稿)》.庞朴先生简帛研究网站,2004年,4月15日. 被引量:1
-
2《谈谈(上博(五))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www.bsm.org.cn,2006年,2月19日. 被引量:1
-
3陈伟.《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零识》.www.bsm.org.cn,2006年a,2月20日. 被引量:1
-
4《(季康子问于孔子)零识(续)》.www.bsm.org.cn,2006年b,3月2日. 被引量:1
-
5.《论语》[M].,.. 被引量:375
-
6.《孟子》[M].,.. 被引量:226
-
7黄人二,林志鹏.《上博藏简第三册中弓试探》.简帛研究网站,2004年,4月18日. 被引量:1
-
8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
-
9李天虹.《读(季康子问于孔子)札记》,www.bsm.org.cn,2006年,2月24日. 被引量:1
-
10李学勤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401.
共引文献461
-
1陈景云.试论儒家思想的困厄和复兴[J].文教资料,2006(17).
-
2彭富春.说游戏说[J].哲学研究,2003(2):39-45. 被引量:28
-
3魏义霞.不同的哲学追求与人生理想——近代与古代价值哲学比较研究[J].哲学研究,2003(2):63-68. 被引量:1
-
4张赪.从先秦时期“介词+场所”在句中不合规律分布的用例看汉语的词序原则[J].语言研究,2000,20(2):63-69. 被引量:8
-
5管锡华.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J].语言研究,2000,20(2):95-110. 被引量:3
-
6刘影,陈垣光.文化交汇,丰彩灿然——喜读《阿Q正传》莱尔英译本[J].中国翻译,2002,23(4):81-83. 被引量:22
-
7金惠敏.孔子思想与世界和平——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J].哲学研究,2002(2):35-42. 被引量:9
-
8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哲学研究,2002(2):43-47. 被引量:96
-
9赵敦华.中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下][J].哲学研究,2002(2):48-53. 被引量:2
-
10唐文明.本真性与原始儒家“为己之学”[J].哲学研究,2002(5):64-7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45
-
1温克勤.先秦儒家伦理精粹与中华民族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4(6):22-27. 被引量:1
-
2周建忠.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J].历史研究,2000(5):12-23. 被引量:10
-
3魏义霞.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社会科学战线,2005(2):49-54. 被引量:8
-
4杨朝明.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J].孔子研究,2005(2):17-24. 被引量:14
-
5齐琳娜.先秦儒学从孔子到孟子的流变[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5):121-122. 被引量:1
-
6俞志慧.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J].文史哲,2007(1):5-22. 被引量:39
-
7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被引量:23
-
8陈奇猷.韩非子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被引量:4
-
9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被引量:7
-
10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被引量:2
-
1马娟.《孟子》为政思想及借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5):278-281.
-
2杨灿芬.《论语》为政之道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3S):379-379.
-
3吴秋华,肖洪英.《管子》为政思想研究[J].枣庄师专学报,1997(2):87-90.
-
4徐轩.《老子》中“为政思想”英译之误读研究[J].青春岁月,2014,0(7):62-62.
-
5顺真.上博楚简道家文献《恒先》篇通解及章节拟构[J].中州学刊,2009(2):151-157. 被引量:1
-
6浅野裕一,柳悦(译).新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的改写--兼论日本的先秦思想史研究[J].文史哲,2009(1):22-36. 被引量:6
-
7叶昌敏.浅论孔子的为政思想[J].中国化工贸易,2012,4(9):87-88.
-
8徐华.上博简《鬼神之明》疑为《董子》佚文[J].文献,2008(2):105-109. 被引量:7
-
9王燕.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论[J].商情,2012(21):115-115.
-
10陈勇军,虞文华.孔子与梁启超为政思想之比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8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