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两类习题
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参考文献3
-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被引量:21
-
2方金秋著..数学学习的规律与方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245.
-
3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25
-
1张学勇,马建国,李义宝,刘果红.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开发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4):83-86. 被引量:3
-
2陶正,张晓青.医学成人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2005,25(9):47-48.
-
3李瑛.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115-116. 被引量:2
-
4李瑛.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61-62. 被引量:11
-
5刘桂辉.质性评价——教学评价发展的新取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7-18. 被引量:10
-
6王智萍,姚利民.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之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79-82. 被引量:7
-
7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J].外语界,2008(6):64-70. 被引量:73
-
8韩珍,原晓慧,葛孟娟.互为补充的两种认识论:合理设计的视角——建构主义认识论与客观主义认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融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2):16-18.
-
9武晓燕,吴唯.高职特色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以中澳合作班教学实践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6):175-176. 被引量:5
-
10江建国,柳云,张娟萍.对话催生智慧 预设跨越障碍──数学归纳法教学简录及反思[J].数学教学研究,2010,29(6):28-30. 被引量:1
-
1苏明福.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教研),2009(12X):88-88.
-
2刘玲玲.感悟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7):173-173. 被引量:2
-
3肖立宇.新课标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63-63.
-
4王维杰.高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2016,0(6):44-45.
-
5陈登连,魏生顺.在生活中探索 在联系中成长——“时间与数学(一)”教学案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1(12):26-27.
-
6许瑞学,王志远.新课改、新理念、新课堂[J].教育现代化,2005(10):56-57.
-
7全锡贵.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吉林教育,2001(11):40-40.
-
8张征红.整合:拓展课程形态,提升教学内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0(23):69-69.
-
9司问.实证分析学生情况,有效提高课堂效率[J].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6,0(4):33-35.
-
10顾莉莉.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素养的一种体现[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0):7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