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市就业状况及人力资源提升战略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对上海市从业人员分布、劳动参与率、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结构矛盾以及上海市人口红利期进行研究,分析了造成近年来上海市人力资源层次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源总体优势的相关战略措施。
作者
章彬
高向东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就业状况
上海
战略措施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高向东著..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16.
2
蒋应时.
全面实施上海“十一五”规划 全力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J]
.宏观经济研究,2006(3):41-45.
被引量:1
3
徐国祥.
上海人才国际化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差距[J]
.中国统计,2006,21(3):47-48.
被引量:7
4
张庚辰.
新西兰的就业政策[J]
.中国劳动科学,1995(3):39-40.
被引量:1
5
余炬文.
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资源配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231-233.
被引量:2
6
顾珺.
浅析上海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J]
.北方经贸,2004(9):121-122.
被引量:1
7
袁志刚,封进,张红.
城市劳动力供求与外来劳动力就业政策研究——上海的例证及启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202-212.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汤啸天.
户籍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4):74-79.
被引量:5
2
蔡昉.
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0.
被引量:138
3
朱镜德.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式、就业政策与经济发展[J]
.中国人口科学,2001(4):10-14.
被引量:17
4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5
Meng, Xin & Zhang, Junsen, 2001. The Two-Tier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in Shangha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9, 485-504.
被引量:1
6
沈荣华.《上海人才国际化对策》,组织人事报,2003年4月4日.
被引量:2
7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 Inter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被引量:1
8
徐国祥等.2005年上海人才强市战略咨询课题:上海人才国际化目标、指标体系覆实现途径,上海市人事局资助项目.
被引量:1
9
李建民.
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2(2):1-7.
被引量:130
10
陆益龙.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123-130.
被引量:153
共引文献
36
1
杨超,张征宇.
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就业质量差异研究:现状、来源与成因[J]
.财经研究,2022,48(4):19-33.
被引量:36
2
郭庆松.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人才短板”与人力资本积累[J]
.科学发展,2009(1):65-75.
被引量:2
3
赵文静.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
.中国商界,2009(2):216-217.
被引量:1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袁富华,汪红驹.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J]
.经济研究,2007,42(10):4-16.
被引量:56
5
高慧,周海旺.
中国城市外来与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对比研究——以上海为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4):10-15.
被引量:4
6
张新岭,俞宪忠.
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价格月刊,2008(4):60-63.
被引量:5
7
田素华,徐明东,徐晔.
人口红利、流动性短期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供给——对2008~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J]
.金融研究,2008(9):56-76.
被引量:13
8
雒文.
浅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新西部(理论版),2010(3):31-31.
被引量:1
9
李靖,徐雪高,陈兰,陈传波.
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0(45):2-13.
被引量:24
10
章元,刘时菁,刘亮.
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J]
.经济研究,2011,46(2):59-72.
被引量:144
1
赵建华.
中国“人口红利期”短期内不会结束[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11(4):30-30.
2
未来15年房价下跌可能性很小[J]
.经济展望,2007(3):84-84.
3
天津处在“人口红利”期 劳动力资源达888.51万[J]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7(4):35-35.
4
城镇化巡礼(上)——美国三大城市圈崛起的启示[J]
.证券导刊,2012(49):33-42.
5
周政华.
“劳工荒”的背后[J]
.经济,2007(7):50-53.
6
刘熀松:我国将进入“负人口红利”期[J]
.经济展望,2013(10):190-190.
7
袁萱.
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人力资源层次[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1):48-50.
8
施滋英.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J]
.江苏煤炭,1998(4):59-60.
9
路璐.
后人口红利期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1):105-106.
被引量:1
10
刘社建,寇晓宇.
改革以来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变动分析[J]
.经济经纬,2002,19(5):55-57.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