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获取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1997年CNNIC第一次发布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来,我国的网民数量急剧上升,网络行为日趋多元化,这其中以网络交往最为引人注目。本文认为网络交往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网络弱关系,系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目的在于获取个人社会资本。
作者
滕云
杨琴
机构地区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马列部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网络弱关系
社会资本
网络交往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1
参考文献
9
1
苗青,谢萍.
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90-94.
被引量:13
2
高文杰,李晓娜,钟恒.
大学生社会网实证研究及教育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5):75-80.
被引量:12
3
张德.组织行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5
(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邱泽奇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华夏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6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7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8
宋林飞.现代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9
(美)英克尔斯(Inkeles,A.)著,陈观胜,李培茱.社会学是什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肖鸿.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
.社会学研究,1999(3):3-13.
被引量:181
2
[3]英里斯.社会心理学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3
胡志敏.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变迁:从"课桌文学"到校园BBS、OICQ[J].中国青年研究,2002,(2).
被引量:1
4
[7]邵安华.网络男孩[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5
吕玉平.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J].理论观察,2000,(4).
被引量:3
6
张文杰,姜素兰.
论网络交往行为的新特点[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0):43-46.
被引量:10
7
李春霞,吴永忠.
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2):30-34.
被引量:27
8
陶国富.
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神文明的深化[J]
.社会科学,2001(6):54-58.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3
1
陈世海,刘庆,冯兰.
女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网研究——对华中地区某高校女硕士生的抽样调查[J]
.青年探索,2005(1):7-11.
被引量:2
2
柳潇.
网络交往心理的折射——大学生网名现象透视[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137-138.
3
史克学.
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75-78.
被引量:23
4
秦明春,冯兰.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亚交往圈”[J]
.理论观察,2006(1):104-105.
被引量:1
5
宋中英.
校长的社会网络研究:一个导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1):19-23.
被引量:1
6
肖群鹰,刘慧君,班理.
贫困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调查分析[J]
.高教探索,2007(5):122-125.
被引量:12
7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的分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1):35-37.
被引量:1
8
李曙光,於荣.
对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论坛交际动机的调查[J]
.职教论坛,2009,25(03Z):61-62.
被引量:1
9
杨阳,刘振宇,夏小雪.
浅析虚拟社区人际互动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2):72-73.
被引量:4
10
辛妙菲,陈俊.
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145-14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5
1
袁亚运.
城镇居民低碳出行类型及其转变因素——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4):39-45.
被引量:4
2
王欢,郭玉锦.
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9-21.
被引量:44
3
胡丽,胡显芝,张渝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124-126.
被引量:30
4
韩克庆,吴忠民.
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方式及其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87-90.
被引量:12
5
项国雄,黄小琴.
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127-129.
被引量:7
6
胡蓉,邓小昭.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个人人际网络分析系统研究[J]
.情报学报,2005,24(4):485-489.
被引量:52
7
于嘉.
网络时代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J]
.图书馆论坛,2005,25(4):247-248.
被引量:20
8
缪建.
对高校BBS实行实名制的几点思考[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3):149-152.
被引量:17
9
李维安,周建.
网络治理:内涵、结构、机制与价值创造[J]
.天津社会科学,2005(5):59-63.
被引量:41
10
吴玉军.
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38-43.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13
1
靖鸣,刘锐.
手机人际传播的动机分析——“手机传播的人际动机、心理与社会学解构”之一[J]
.新闻知识,2008(6):54-56.
被引量:8
2
李雪.
手机使用的负社会功能辨析——简析手机对人的反控制[J]
.理论界,2009(10):172-174.
被引量:10
3
黄令贺,葛敬民.
微博客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4):84-86.
被引量:30
4
李远煦,刘杏.
大学生网络化自组织探究[J]
.教育评论,2011(1):38-40.
被引量:2
5
蒋盛益,麦智凯,庞观松,吴美玲,王连喜.
微博信息挖掘技术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136-142.
被引量:28
6
熊文蕙.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知识传播媒介分析研究[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2(5):1-5.
被引量:1
7
刘瀛,吴嵩,李红霞,金盛华.
青少年实名制社交网站使用原因研究述评[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323-327.
被引量:9
8
闫国君,胡恩立.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协同驱动[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3):129-132.
9
徐健.
社交网络“点赞”现象分析[J]
.青年记者,2015(17):52-52.
10
张涵,郑经纬,吴帮乐,李羽瑶.
重构的障碍:社交媒体视角下城市新移民的自我认同研究——以北京市高校后勤工作人员为例[J]
.东南传播,2016(5):98-100.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陈星星.
图书馆微博的应用及影响力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6):57-58.
被引量:1
2
梁娜,杨烁.
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
.东南传播,2009(3):99-101.
被引量:67
3
李舒婷.
2007~2010年中国传播心理学研究概况[J]
.沧桑,2011(1):106-107.
4
张艳丽.
我国图书馆微博客研究综述[J]
.甘肃科技,2011,27(12):100-102.
被引量:8
5
曾睿,万力勇,国桂环.
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1(15):29-32.
被引量:16
6
刘斐.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交流与信息传播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204-204.
被引量:1
7
刘梦琦.
微博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3-5.
被引量:10
8
蒋萍.
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探究[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1,21(4):18-21.
被引量:7
9
刘红,王洪礼.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
.心理科学,2011,34(6):1453-1457.
被引量:239
10
张楠.
微博在国内图书馆中应用状况调查及相应发展对策[J]
.情报资料工作,2012,33(1):102-104.
被引量:28
1
姚水安.
论网络交往的社会学意义[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9-41.
2
胡岷,邓昭俊.
我国互联网用户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杂志,2002,21(5):29-32.
3
张克清.
浅谈记者的个人社会责任感[J]
.中国广播,2008(2):63-64.
被引量:3
4
陈兵,李培军.
新疆网民数据调查与分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8(4):109-111.
被引量:1
5
刘杰,黄未.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实证考察[J]
.统计与决策,2016,32(12):110-114.
被引量:5
6
林嵩.
基于社会网络解构的社会资本获取机制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77-80.
被引量:2
7
漆应得.
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J]
.当代矿工,2001(2):19-20.
8
邹亚男,冯涛.
论网络舆情对领导决策的挑战[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4):54-54.
9
吴中华.
网站评选有“猫腻”[J]
.法律与生活,2000(8):37-39.
10
梁春艳.
由电影《搜索》看网络暴力[J]
.新闻世界,2013(4):159-160.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