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生态化与福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福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福建生态产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以产业生态化促进福建的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构建生态导向的政策法规激励机制。
作者
程春生
机构地区
福建社科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生态产业
循环经济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王如松.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2):125-132.
被引量:103
2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2005.
3
张春霞著..绿色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6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欧阳志云,王如松.
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被引量:114
2
马世骏 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A].见: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编.复杂性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30-239.
被引量:12
3
王如松,欧阳志云.
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J]
.科学通报,1996,41(S1):47-67.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102
1
于长杰.
浅析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4):17-18.
2
张静.
环保诉求与政府生态管理的路径转型[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2):31-36.
被引量:1
3
袁吉有,欧阳志云,郑华,徐卫华.
中国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管理初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97-99.
被引量:11
4
郭莉,苏敬勤.
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73-77.
被引量:32
5
刘益平,万英平,杨光友,熊焰.
荷兰自然与野生动物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及其借鉴[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B09):10-13.
被引量:2
6
白中科.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面临的问题[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35-336.
被引量:9
7
孙志高,秦泗刚,刘景双,于君宝.
环境经济系统分类及协调发展的熵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4):533-538.
被引量:5
8
孟凯.
生态省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1):75-77.
被引量:9
9
郭莉,苏敬勤.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工业共生稳定分析[J]
.预测,2005,24(1):25-29.
被引量:53
10
陈鹏.
环境—社会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9-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1
1
王如松.
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
.产业与环境,2003,25(S1):48-52.
被引量:44
2
刘建波,温春生,陈秋波,彭懿.
海南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39-43.
被引量:3
3
金涌,董丽华,赵凤云.
循环经济与科学技术[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25(4):1-6.
被引量:21
4
都沁军.
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6):82-85.
被引量:14
5
陈柳钦.
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30-34.
被引量:16
6
吴晓青,夏峰,洪尚群.
生态购买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新战略[J]
.四川环境,2006,25(1):28-30.
被引量:6
7
徐金发,余园园.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与探讨[J]
.技术经济,2006,25(10):32-35.
被引量:7
8
冯薇.
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论综述[J]
.生态经济,2007,23(3):107-110.
被引量:13
9
胡振华,周永文.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测算[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3(4):18-20.
被引量:5
10
张小兰.
对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关系的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7,23(7):16-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杨立新,屠凤娜,夏华.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产业发展问题[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22(2):41-43.
被引量:3
2
吴飞美.
循环经济推进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J]
.科技和产业,2009,9(4):17-21.
被引量:2
3
张新宇.
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09(5):90-93.
被引量:4
4
屠凤娜,王丽.
论生态城市产业[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24(4):41-44.
被引量:1
5
陈彩棉.
福建生态产业发展现况与对策[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80-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姚旻.
生态文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中国流通经济,2009,23(12):63-66.
被引量:6
2
杜瑶.
盂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136-138.
被引量:2
3
周允旭,魏峻青.
试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影响因素及措施[J]
.科技信息,2010(07X):33-33.
被引量:5
4
谢海燕,马忠玉.
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2012,28(2):73-75.
被引量:4
5
安增军,陆莉莉.
论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城市建设[J]
.科技和产业,2013,13(3):32-35.
被引量:5
6
蔡书凯,胡应得.
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4,36(3):77-82.
被引量:5
7
龚新蜀,达月霞.
新疆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5,31(6):129-134.
被引量:1
8
徐慧娟.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2017,34(4):46-47.
9
龚鹏,龚明轩,丁根莲.
生态文明视阈下樟树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8,40(4):39-43.
10
傅起民,苏宝财.
乡村振兴视域下闽清县白樟镇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
.南方农业,2018,12(33):124-126.
被引量:5
1
赵静.
加快循环经济建设步伐 确保福建可持续发展[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71-72.
2
戴永务,余建辉,刘燕娜,石德金,张健华,杨文.
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经验对福建的借鉴与启示[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14.
被引量:5
3
栾赛辉.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
.商情,2012(39):227-227.
4
丛林.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模式的示范作用[J]
.海峡科学,2007(7):3-5.
被引量:6
5
刘小幸.
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探索[J]
.发展研究,2003,20(12):52-53.
6
魏澄荣.
循环经济是福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发展研究,2006,23(5):34-36.
7
陈学明.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0(4):8-17.
被引量:64
8
吴晓园,陈志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6):42-45.
被引量:1
9
周光亮,张秀军(编辑).
包容性增长:生态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J]
.临沂大学学报,2012,34(4):28-31.
10
魏澄荣,程春生.
以生态产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
.发展研究,2007,24(2):31-33.
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