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6期15-15,共1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6
-
1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思考与政策选择——来自江苏、吉林、辽宁的调查[J].中国劳动,2004(10):21-25. 被引量:52
-
2丁胜如.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与健全——谈工会组织的维权途径[J].调研世界,2005(1):10-12. 被引量:5
-
3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被引量:491
-
4张利庠,张喜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6):31-35. 被引量:6
-
5安增龙,罗剑朝.农民工工资权侵害原因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24):119-123. 被引量:5
-
6杨冬民,张卉.社会排斥视角的农民工类别差异与政策选择[J].开发研究,2006(4):45-47. 被引量:4
-
7田成平.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 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5-8. 被引量:2
-
8张晖,何文炯.进城、流动与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128-133. 被引量:13
-
9柳松,李大胜.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07(5):164-168. 被引量:9
-
10<中国劳动报>记者.农民工社会保险如何推进——访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J].理论参考,2007(4):42-4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金正帅.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7-8.
-
2卢静,刘诗瑶,吕镇.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一卡通”缴费制度解析——以长沙市为例[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0(8):114-116.
-
3张怡然,邱道持,李艳,骆东奇,石永明.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开县357份农民工的调查问卷[J].中国软科学,2011(2):62-68. 被引量:113
-
4封铁英,熊建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评估——基于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9(1):33-43. 被引量:15
-
5凌文豪,刘培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民满意度调查——基于河南省21个试点县(市、区)的问卷调查[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1):4-9. 被引量:7
-
6刘德海,黄静,陈飞.我国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Bertrand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2):46-49.
-
7胡银根,张曼.农民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城市圈的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0-95. 被引量:29
-
8孟祥宁.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探析[J].行政与法,2013(8):59-63.
-
9王淑红.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2):276-276. 被引量:2
-
10陈冬梅,袁艺豪.为什么社保改革后农民工参保率依然相对低?——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26(10):109-116. 被引量:19
-
1曹明,丁江萍.商业保险在农民工保险保障中的作用及政策分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替效用研究[J].上海保险,2010(3):5-9. 被引量:1
-
2林耔睿.农民工医疗保险待遇公平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3(3):15-15. 被引量:1
-
3鲍方,张静.浅谈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X):79-79.
-
4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7(6):70-71. 被引量:5
-
5廖春梅.农民工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6-46.
-
6廖春梅.农民工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J].乡镇论坛,2011(1):39-40.
-
7于浩,尼合迈提.霍嘉.乌鲁木齐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3(4):35-37.
-
8农行贵州省分行课题组,段钢,韦永杰,段红宇.县支行发展能力研究[J].贵州农村金融,2011(5):3-6.
-
9朱腊生.当前城市信用社发展现状和风险处置[J].金融与经济,2001(4):55-56.
-
10李建业.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05(5):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