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重大意义。江泽民的这一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
杨晓慧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12期29-31,共3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结合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400
2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203
3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200
共引文献
579
1
韩强.
着力构建地方党委换届的民主保障机制[J]
.理论学刊,2006(9):16-19.
2
秦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33-39.
被引量:2
3
刘雪颖.
《江泽民文选》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J]
.探索,2006(5):7-10.
4
孙代尧.
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以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演进为例[J]
.理论学刊,2006(10):4-7.
被引量:1
5
柳成焱.
论“人民公仆”理论的历史由来和基本要求——对《江泽民文选》中“公仆意识”的政治学解读[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6):46-49.
被引量:3
6
杨承训,吴莲.
扩大消费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105-109.
被引量:2
7
章越松.
江泽民发展观的价值之维[J]
.探索,2006(6):21-24.
8
王世谊.
简论《江泽民文选》中的党建思想[J]
.探索,2006(6):35-39.
9
邢家强.
“三个代表”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J]
.探索,2006(6):40-42.
10
王格芳.
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述要[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2):28-30.
被引量:1
1
欧永宁.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民族化思想[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4(5):5-9.
2
黎仕玲,常彩霞.
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途径——重读《反对本本主义》[J]
.现代交际,2014(2):133-133.
3
阎治才.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5-8.
被引量:1
4
李晓红.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6):88-90.
5
韦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0(9):229-231.
6
尹世尤,丁亭亭.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5-19.
被引量:2
7
陈家付.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J]
.学术论坛,2005,28(4):133-135.
被引量: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