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晚年探索的得失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其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吸取。
作者
周向军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关键词
毛泽东
晚年探索
构建和谐社会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 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00.
1
潘叔明.
马克思晚年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东南学术,2004(S1):8-12.
2
袁翠红,李安增.
论毛泽东晚年探索发生逆转的思想渊源[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8(2):11-13.
被引量:1
3
张春想.
试论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历史性超越[J]
.福建党史月刊,2009(5X):55-56.
4
田慧武,王凤源.
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评析[J]
.社科纵横,2009,24(4):135-136.
被引量:1
5
方爱东.
试论恩格斯晚年与马克思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之异同[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5):6-9.
6
艾福成.
论恩格斯晚年探索社会规律的特点[J]
.学术界,1995(5):6-10.
7
启良.
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J]
.求索,1995(5):105-109.
被引量:1
8
田慧武.
试论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性[J]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7):44-47.
被引量:1
9
向春阶.
俄国民粹派与马克思晚年探索[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4):36-40.
被引量:3
10
方爱东.
试论恩格斯晚年与马克思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观点之异同[J]
.东岳论丛,1995,16(S1):158-160.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