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1
-
1周劲风.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1):27-30. 被引量:15
-
2路月仙,陈振楼,王军,张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6):52-54. 被引量:12
-
3陈丙咸,杨戊,黄杏元,张力,赵荣,裴志远.基于GIS的流域洪涝数字模拟和灾情损失评估的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4):309-314. 被引量:23
-
4曾思育,傅国伟,刘志明,杨玉峰,郭京菲,李炜.推进GIS在环境规划中应用的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9(1):1-5. 被引量:17
-
5陈建,窦贻俭.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9(1):24-30. 被引量:16
-
6-.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5
-
7叶文虎.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被引量:2
-
8黄杏元 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被引量:5
-
9张超.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被引量:15
-
10傅国伟 程振华.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环境科学,1987,9(4):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路月仙,陈振楼,王军,张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6):52-54. 被引量:12
-
2吴江涛,唐文浩,栾乔林,岳平,杨仁富.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3):59-62. 被引量:6
-
3樊文艳,缪燕.浅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1999,18(4):3-6. 被引量:4
-
4樊文艳.浅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续)[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20(1):42-44.
二级引证文献20
-
1丁加文.论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几个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z1):113-114.
-
2张海洋.污染源环境信息管理软件的系统开发构思[J].宿州学院学报,2008,23(3):84-85.
-
3李德云,高亚礼.地理信息系统及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2005,20(2):93-98. 被引量:25
-
4田静毅,王立新,储健,王继斌.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4):500-502. 被引量:2
-
5吴江涛,唐文浩,栾乔林,岳平,杨仁富.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3):59-62. 被引量:6
-
6黄治国,张家福.基于GIS技术的环境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及展望[J].环境保护科学,2007,33(3):54-57. 被引量:4
-
7欧阳劲进.基于3S技术的城市环境信息预警系统构建[J].城市问题,2007(6):38-42. 被引量:1
-
8欧阳劲进.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在线监控网络构建[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2):32-34. 被引量:1
-
9唐勤学,陶小林,黎司.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预警与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24(4):43-47.
-
10张勇,许婧婧,骆黎.建设三峡库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75-17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