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2年第12期17-18,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2
-
1孙秋兰.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4):21-23. 被引量:7
-
2陈国军.正确看待和引导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1996(11):27-27. 被引量:2
-
3栗婷.浅谈青少年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管理对策[J].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24(2):115-116. 被引量:1
-
4童善勤.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7):62-62. 被引量:11
-
5屠永永,尤炜.论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4):64-66. 被引量:2
-
6李丽.浅析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一个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研究视角[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11):76-78. 被引量:2
-
7张雷,吴娜.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30-32. 被引量:5
-
8杨秀莲.关注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1):1-3. 被引量:1
-
9杨秀莲.解析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5-6. 被引量:2
-
10寇卫东.论班主任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J].科教文汇,2009(24):25-25. 被引量:1
-
1唐宝民.距离[J].少年文摘,2006,0(10):43-43.
-
2小心支招[J].少儿科技博览,2007,0(12):24-25.
-
3周怡孜.三人行[J].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05(12):18-19.
-
4马长军.学生作文里为何难现时代气息[J].甘肃教育,2016(10):19-19.
-
5张启.逐步引导学生写话题作文[J].文理导航,2012(9):75-75.
-
6李国佳.浅析理工科大二年级教育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3):455-455.
-
7肖笛.保持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2(3):6-7. 被引量:1
-
8汤登仲.“提纯”情感,让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J].作文成功之路,2000(4):29-33.
-
9孩子和璧玉[J].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05,0(4):23-23.
-
10钱理群.关于文学教育的感言[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1,0(5):17-20. 被引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