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好生活”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21,共3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参考文献10
-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N].四川日报,2005—06—27(2). 被引量:10
-
2袁宗金.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43-46. 被引量:4
-
3海德榕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38. 被引量:1
-
4海德格尔著 王太庆 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被引量:9
-
5赖章盛.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0):71-74. 被引量:15
-
6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25. 被引量:4
-
7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99.
-
8赵汀阳著..人之常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14.
-
9吾敬东.伦理规范是和谐社会的生存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5(9):33-34. 被引量:3
-
10周中之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5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玛格丽特·米德著 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2,35,37,41-67,76,81,84,89. 被引量:25
-
2摩莱里.自然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 被引量:13
-
3M.tleidegger,Being and Time。The Camelot Press Ltd,1962.195. 被引量:1
-
4Faure,E(et aL),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1972.158. 被引量:1
-
5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14. 被引量:38
-
6利奥·拜克.犹太教的本质[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113、114. 被引量:2
-
7南剑州.尤溪县学记[M].,.. 被引量:1
-
8.嘉靖延平府志.卷一,风俗[M].,.. 被引量:1
-
9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1. 被引量:131
-
1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社,1982..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39
-
1洪绍青.伦理视角中的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协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6):81-83.
-
2崔平.“传统”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漂移与人类自我理解的深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78-83. 被引量:1
-
3冉桂琼.和谐社会的伦理内涵[J].社会科学研究,2005(6):77-79. 被引量:7
-
4王俊萍,霍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4):96-98.
-
5刘鑫淼.公民性:现代人的存在样态和品质吁求[J].社会主义研究,2006(4):117-119. 被引量:8
-
6车英顺.浅谈环境保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青海环境,2006,16(3):138-140.
-
7仲伟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21-24. 被引量:2
-
8甘自恒.把握生物经济时代精神,实践进步的幸福观[J].中国工程科学,2007,9(2):5-11. 被引量:1
-
9张春良.后WTO时代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7(4):53-56.
-
10郑怀兵.论森林公安院校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12-17. 被引量:1
-
1冯占民,冯占春.制度和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学习与实践,2005(6):58-60. 被引量:1
-
2吴若增.和谐自己[J].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09(7):16-17.
-
3靳亚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J].理论研究,2005(5). 被引量:2
-
4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7-19. 被引量:3
-
5陈爱华.试论科学活动的德性本质[J].道德与文明,1994(1):46-46.
-
6江畅,迈克尔.斯洛特.寻求中西德性问题的共识——关于德性伦理学的对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6):1-5. 被引量:5
-
7胡成恩.论拉康的“性别公式”与男子气的衰弱[J].现代交际,2015(6):49-52.
-
8张钦.同情与仁慈——休谟人性观管窥[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81-82. 被引量:2
-
9曾小五.《论语》中的“直”与“仁”之辩——兼及近年来“亲亲相隐”的争论[J].原道,2012(1):151-160. 被引量:2
-
10华军.论儒家道德境界的多重性——以孔子“仁”学思想为例[J].长白学刊,2013(3):28-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