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东科技》
2006年第12期85-86,共2页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3
-
1何青,王亚平,彭忠明,阮道红,李鹏.一种高效的高速公路石质边坡生物防护技术[J].交通科技,2004,14(3):31-33. 被引量:9
-
2李西,罗承德,陈其兵.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植物选择初探[J].中国园林,2004,20(9):52-53. 被引量:39
-
3傅智,陈邦贤.生态公路——未来公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J].中国公路,2004(19):51-53. 被引量:2
-
4胥晓刚,杨冬生,胡庭兴.公路区域生态破坏及植被恢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21(1):51-54. 被引量:29
-
5李太安,张勃,郝建秀.天宝生态公路对沿线生态景观格局可能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117-117. 被引量:11
-
6郑霄,董军,窦丽云,张嘉宾,冯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路工程略论[J].西部林业科学,2004,33(4):93-95. 被引量:12
-
7李志清,胡瑞林,吴礼舟,熊野生,戚萍,徐华,吉回照.生态防护在高速公路护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13(2):280-284. 被引量:33
-
8李旭光,毛文碧,徐福有.日本的公路边坡绿化与防护──1994年赴日本考察报告[J].公路交通科技,1995,12(2):59-64. 被引量:89
-
9邓辅唐,吕小玲,邓辅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2005(11):48-50. 被引量:55
-
10李海芬,卢欣石,江玉林.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展[J].四川草原,2006(2):34-38.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25
-
1王欢,梁爱学,王伶,金亮亮.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注意的关键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11):201-203. 被引量:2
-
2车玲,王怡,谭昌明.成德南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西南公路,2012(3):30-36.
-
3张存兴.三维排水生态护坡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3(S1):150-152. 被引量:1
-
4李天斌,徐华,周雄华,张如柏.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332-2339. 被引量:20
-
5徐华,李天斌,周雄华,张如柏.高寒地区JYC生态基材护坡现场试验及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31(5):799-804. 被引量:16
-
6穆林林,李国芬.关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26):256-257. 被引量:7
-
7田野,刘军红,杨莹莹.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27-28. 被引量:12
-
8于鹏辉,胡明,张红.优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推动“通道森林”工程建设[J].西部交通科技,2010(7):93-96.
-
9綦峥,刘永兵,梁爱学,李一为,沈毅.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自身效果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8(4):316-319. 被引量:1
-
10张道华.土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3):108-111. 被引量:1
-
1丁建发.宁德沿海地区大米草的防治与利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3):255-257. 被引量:2
-
2黎松强.海洋赤潮的成因及防治[J].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8(2):10-14. 被引量:2
-
3时保华,杨俊杰.生态平衡失调 酿灾遗患无穷[J].科学管理研究,1996,14(1):7-8.
-
4郭强.现代环境问题及其改善途径的探讨[J].能源工程,2002,22(2):11-14.
-
5王让会,张惠珍,马映军.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106-110. 被引量:18
-
6赵刚,赵仕.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10):259-260.
-
7张荣军.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几点思考[J].资源导刊,2007(10):16-17. 被引量:16
-
8郭建钦.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J].污染防治技术,1992,5(2):62-63.
-
9马小琳.多角度开展幼儿环保教育[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2):80-80. 被引量:4
-
10陈立枫,刘平,王丹.略论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生态恢复与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1,20(5):39-4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