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支撑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而且还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撑。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在道德领域给社会成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作者
路景山
机构地区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30-32,共3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荣辱观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7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6—10—12(1).
被引量:3
2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10—12(1).
被引量:6
3
万俊人著..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24.
4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苏州:译林出版社,2003.
被引量:3
5
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05.
6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被引量:9
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761
共引文献
777
1
隋洪明.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
.山东社会科学,2004(8):56-58.
被引量:4
2
吴克禄,詹晖.
论高校学生处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J]
.江苏高教,2004(4):98-100.
被引量:12
3
胡红华.
教育政策的价值重构:农村、城市“和而不同”——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与出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16-120.
被引量:5
4
杨旭.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察[J]
.河北法学,2004,22(9):53-56.
被引量:8
5
朱成华.
政府教育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4):40-43.
6
申建林,储建国.
自由与道德、能力、市场——消极自由主义者与积极自由主义者的论战[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636-641.
被引量:2
7
陈立志.
试论道德对社会信用制度的支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276-281.
被引量:1
8
周奋进.
浅析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难题[J]
.理论学刊,2004(10):44-48.
被引量:4
9
陈焱光.
超验正义与西方法理学[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722-726.
10
陈伟.
道德构建 制度先行——论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
.探索,2004(6):105-108.
同被引文献
4
1
陈跃.
试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41-42.
被引量:1
2
赵永富.
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87-92.
被引量:18
3
胡艳蓓.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困境、时代要求及其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6):24-27.
被引量:7
4
肖健.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5):24-2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郑炜.
新时代提高大学生道德修为策略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30-31.
2
朱宏军.
当代青年道德建设的意义及其措施探析[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9-22.
1
胡佑元,徐建南.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支撑[J]
.科技资讯,2008,6(5).
2
孙建国.
例谈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结合[J]
.宁夏教育科研,2007(4):27-28.
被引量:1
3
张雁.
综合实践,从学生立场出发[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2(6):93-93.
被引量:1
4
徐军昌.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J]
.魅力中国,2010(3):336-337.
5
李璞.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09(7):160-160.
被引量:3
6
魏德胜.
加强高校作风建设,为和谐校园提供政治保障[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5-6.
7
钱强.
“八荣八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温州大学学报,2006,19(2):56-61.
被引量:5
8
孙继军.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探索,2007(1):86-87.
被引量:1
9
汤文隽.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J]
.吉林教育,2008(29):13-14.
10
程六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5):181-182.
被引量:1
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