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渊源中的中华文化传统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追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时,不能忽略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以人为本在中华文化传统上的源头是民本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追溯到四民分业、人必称土、天人合一思想。史学家汤因比忧虑工业革命以来给大地的创伤,对中国满怀期待,这是建立在从世界范围认识中国五千年历史及其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作者
曹应旺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0,共5页
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中华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被引量:102
2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711页.
被引量:4
3
季羡林.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J]
.学习与研究,2006(3):60-6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5
1
石国亮.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10-15.
被引量:3
2
李捷.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贡献[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0):10-14.
被引量:2
3
姜淑平.
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J]
.党的文献,2006(2):49-55.
4
孙显元.
论社会生活[J]
.江淮论坛,2006(2):5-10.
被引量:5
5
中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论尊重党章权威[J]
.江汉论坛,2006(6):5-9.
被引量:3
6
金德万.
科学发展观理据释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7-12.
被引量:1
7
王先俊.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术界,2006(5):170-174.
被引量:1
8
阎树群.
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论[J]
.人文杂志,2007(1):51-59.
被引量:1
9
朱佳木.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J]
.中共党史研究,2007(2):3-11.
被引量:20
10
李锦章.
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理论旗帜[J]
.江汉论坛,2007(4):5-8.
被引量:1
<
1
2
3
4
5
…
11
>
同被引文献
54
1
郭齐勇.
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刍议[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40(5):9-14.
被引量:7
2
张岱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3):5-6.
被引量:12
3
牟钟鉴.
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孔子研究,1986(2):54-64.
被引量:2
4
张艳国.
邓小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贡献[J]
.学习与实践,1995(12):35-38.
被引量:2
5
蔺子荣,王益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116-127.
被引量:21
6
孙信.
试论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的渊源关系[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2):48-51.
被引量:1
7
杨丽霞.
优化民族心理 弘扬民族精神[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9):32-33.
被引量:1
8
邓小琴.
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渊源初探[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85-88.
被引量:3
9
张琼.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23-26.
被引量:14
10
张九海,韩强.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思维[J]
.求实,2005(6):33-35.
被引量:1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5
1
张伟,李钢.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综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4):171-173.
被引量:2
2
孙文营.
和谐社会建构中科学发展观与民族精神的功能互动[J]
.求实,2009(5):34-36.
3
丛茂国.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传统民本思想[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72-75.
4
梁亚丽.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传统民本思想[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0):36-37.
5
王梅琳,张英魁.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进路——百年学术史回顾与展望[J]
.探索,2020,0(1):166-17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郭瑞达.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关系[J]
.理论观察,2021(5):18-20.
被引量:1
2
张千,花日茂.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环境文化管理模式[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20-24.
3
邹绍清.
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1):1-15.
被引量:72
4
张波.
全民阅读的多重意蕴、现实场域与路径设计[J]
.出版发行研究,2021(8):5-10.
被引量:7
5
诸葛明双,李婕,莫碧珍.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建党精神语境探析[J]
.大学(思政教研),2021(9):44-46.
6
张亚东,张智程.
中国共产党构筑精神谱系的时代经验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1):121-122.
7
张楚.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嬗变:历程、逻辑与启示[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23(4):81-89.
被引量:2
8
游少萍,许思维.
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8):49-51.
9
巩岩伦,屈瑶琪.
建党百年来我国体育场馆发展历程初探[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7):104-106.
10
姚锋.
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文化基础及其制度启示[J]
.云梦学刊,2024,45(1):18-25.
被引量:1
<
1
2
>
1
包仕国.
“和合”文化与邓小平决策[J]
.文史杂志,2004(4):4-8.
被引量:1
2
樊建政.
晚年毛泽东政治行为动因分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4):25-30.
3
史美青.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回应[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7):1-4.
4
李文婷,高正礼.
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探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6):41-44.
5
左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蹊径演进[J]
.理论界,2012(12):1-3.
6
王连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天人合一”思想对比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机制的构建[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41-46.
7
王家传.
“天人合一”与马克思早期自然观解读——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谈起[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9-83.
被引量:1
8
献雨.
科学社会主义史学家——沈云锁[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118-119.
9
杨瑰珍.
毛泽东批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成因[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3):113-116.
10
唐浩明.
湖湘文化特有的精神实质[J]
.新湘评论,2009(2):39-39.
被引量:4
<
1
2
>
党的文献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献云
况利
费立鹏
艾明
童永胜
徐东
杨甫德
陈建梅
贾存显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相关主题
自杀未遂
自杀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