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络现代研究史上的伪科学事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循经感传”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从而促导人们去探究经络的客观实体形态,即人们所说的“经络实质”。
作者
王振瑞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0-210,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关键词
经络实质
伪科学
研究史
循经感传
客观性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2
1
原林,钟世镇.
人体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筋膜学)——经络有关的解剖学基础[J]
.天津中医药,2004,21(5):356-359.
被引量:52
2
李志超.
经络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科技导报,1993,11(4):28-30.
被引量:4
3
胡翔龙,吴宝华,汪培清.
人体体表经脉循行路线的自然显示[J]
.针刺研究,1993,18(2):83-89.
被引量:45
4
原林,焦培峰,唐雷,黄文华.
中医经络理论的物质基础——结缔组织、筋膜和自体监控系统[J]
.中国基础科学,2005,7(3):44-47.
被引量:68
5
张维波,郭义,林玉英,魏瑚,费伦,丁光宏,贾谦,武夷山.
经络研究近50年回顾与今后研究方向[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5):99-104.
被引量:20
6
黄羡明.
针灸医术向美国传播的回忆——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35周年[J]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5):49-50.
被引量:10
7
李志超.
“等温经络线”的实验验证[J]
.针刺研究,1996,21(1):76-78.
被引量:7
8
杜帅,陈少宗.
经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医学与哲学(A),2013,34(10):87-89.
被引量:4
9
刘健华,高昕妍,徐婧,秦淑钏,陈玉婷,朱玉,邓间开,胡劭文,白万柱,许能贵,朱兵.
“面口合谷收”的脑机制[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3):279-288.
被引量:22
10
Juanjuan Xin,Yangshuai Su,Zhaokun Yang,Wei He,Hong Shi,Xiaoyu Wang,Ling Hu,Xiaochun Yu,Xianghong Jing,Bing Zhu.
Distinct roles of ASIC3 and TRPV1 receptors in electroacupuncture-induced segmental and systemic analgesia[J]
.Frontiers of Medicine,2016,10(4):465-47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陈碧玮,陈少宗.
经络研究何时走出困境——“七五”攻关以来的学术回顾[J]
.医学与哲学,2019,40(20):71-74.
被引量:11
2
景向红,宿杨帅,高昕妍,朱兵.
推进针灸学科的高质量发展[J]
.针刺研究,2024,49(1):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巩昌镇,杜广中.
现代针灸学的基本内涵与发展方向[J]
.针灸临床杂志,2021,37(5):82-87.
被引量:9
2
杨仁贵,张登科,安虹.
芯灸科技与中医现代化[J]
.养生大世界,2021(13):63-67.
3
方胜林.
阴阳关系与体内系统管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22,38(S01):85-87.
4
Xiao Ye,Yu-lan Ren,Yun-hui Chen,Ji Chen,Xiao-jiao Tang,Zong-ming Zhang.
A"4D"systemic view on meridian essence:Substantial,functional,chronological and cultural attribute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22,20(2):96-103.
被引量:2
5
方智婷,陈艳焦,徐玉东,尹磊淼,杨永清,王宇.
论针灸医学的传承、挑战及创新发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6):3-6.
被引量:3
6
何在杰,罗亚非,丁辉,陈新,梁小江,彭佳佳,杨双双,卢闯,陆莹.
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穴区解剖及CT三维重建[J]
.针刺研究,2023,48(4):385-391.
被引量:2
7
曹江鹏,杜元灏,贾蓝羽,张曼,秋添,殷秀梅.
传统针灸学与现代针灸学刍议[J]
.上海针灸杂志,2023,42(12):1337-1341.
被引量:1
8
景向红,宿杨帅,高昕妍,朱兵.
推进针灸学科的高质量发展[J]
.针刺研究,2024,49(1):1-5.
被引量:2
9
刘琪,王广军,郭义,李艳伟,付疆疆,樊泽至.
经络腧穴检测的发展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8):4213-4217.
10
汤小荣,陈思韵,袁伟华,孙健,刘爱军,陆丽明,唐纯志,许能贵.
针灸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1(10):2727-2733.
1
吴颢昕.
陈亦人教授谈《伤寒论》研究史上的三大误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3):24-25.
2
杨萃.
中药复方在体外实验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3,28(10):2229-2231.
被引量:5
3
松林,乌云斯日古楞.
试论中国蒙药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1):26-29.
被引量:37
4
程科,唐勇,姜杰,孟辉,夏清华.
《血证论》对脾阴的论述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0-1101.
被引量:5
5
黄煌.
《伤寒论》研究史上的三次高潮[J]
.中医杂志,1989,30(11):10-13.
被引量:11
6
第一部以学科学术体系著成的我国第一本《舌诊学》专著——《舌诊学》书评[J]
.中医药通报,2007,6(1):18-18.
7
张大明,张国泰.
论《伤寒论》编次的两派之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1):13-14.
被引量:1
8
欧阳兵.
明代《伤寒论》研究方法述略[J]
.国医论坛,1995,10(6):11-13.
被引量:3
9
欧阳兵.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J]
.中华医史杂志,1995,25(2):92-94.
被引量:1
10
王福岗.
李茂如治疗杂病经验举隅[J]
.光明中医,2004,19(3):26-26.
中华医史杂志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