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香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香港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它的形成与香港特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密不可分。香港的社会保障模式为我国内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
李征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4,共3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社会保障模式
根因
启示
香港
分类号
D57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7
参考文献
2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资讯中心,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资料库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5 - 06/chi/archives.htm,,..
被引量:1
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http://sc.info.gov.hk/gb/www.swd.gov. hk/tc/index/site-pubsvc/page-socsecu/sub-statistics/index.html,,..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4
1
彭嘉琳.
香港的老年服务及特色[J]
.中国民政,2001(9):28-29.
被引量:9
2
成元君,陈锦棠.
经验与启示: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J]
.社团管理研究,2009(11):48-53.
被引量:3
3
王继.
试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客观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5):35-38.
被引量:9
4
钱兆永.
经济繁荣稳定的安全阀——香港社会保障制度考察记[J]
.学海,1997(3):83-86.
被引量:1
5
张广芳.
香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探微[J]
.人口研究,1997,21(3):66-69.
被引量:3
6
梁玉霞.
刑事被害补偿刍议[J]
.法商研究,1998,16(4):77-81.
被引量:38
7
甘贝.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1):36-38.
被引量:2
8
项焱.
略论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兼谈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J]
.法学评论,1997,15(3):59-62.
被引量:2
9
范明林.
香港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J]
.国际观察,1994(5):52-56.
被引量:3
10
陈沁.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管窥[J]
.人口学刊,1995,17(4):42-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陈成文,胡彬彬.
香港的“后福利社会”特征[J]
.学术研究,2007(8):60-65.
被引量:1
2
陈成文,胡彬彬.
香港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实施[J]
.中国软科学,2008(1):62-68.
被引量:6
3
刘祖云,田北海.
老年社会福利的香港模式解析[J]
.社会,2008,28(1):164-190.
被引量:25
4
邹国浩.
孝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与创新[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6):411-414.
被引量:1
5
陈彬.
由救助走向补偿──论刑事被害人救济路径的选择[J]
.中国法学,2009(2):181-191.
被引量:43
6
王海英,梁波.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香港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31(16):85-90.
被引量:5
7
王海英,梁波.
国家抑或市场:日本与香港养老服务政策变迁及模式比较——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J]
.理论导刊,2015(3):80-86.
被引量:7
8
田焱,陈政达,张静.
新加坡、智利和香港的养老保险制度比较[J]
.管理观察,2015(12):52-53.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刘智勇,吴件.
21世纪以来日本公共政策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特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225-243.
2
赵斌良,黄华生.
被害人国家救济立法的路径探讨[J]
.人民检察,2014(1):66-69.
3
周婷婷.
我国老年福利研究综述[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7):37-40.
被引量:5
4
齐美胜.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服务——基于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3):77-80.
被引量:3
5
朱韵洁,陈晓迅.
养老保障中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定位——香港模式的启示[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2):69-71.
被引量:4
6
沈志先,徐世亮.
贯彻司法为民 彰显人文关怀——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
.犯罪研究,2009(6):2-9.
被引量:5
7
汪厚冬.
实践VS理论:《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之路径选择[J]
.研究生法学,2009,24(5):130-138.
被引量:3
8
李燕.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6):91-92.
9
何挺,彭志刚,周彬彬.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多视角思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1(3):77-81.
10
肖莎,杨翠迎.
社区照顾视阈下的养老方式:以香港为例[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4-8.
被引量:6
1
杜琳.
浅谈中西方政治制度[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0):186-186.
2
孔德生.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根因初探[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10-15.
被引量:2
3
王登登,侯永亮.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原因及启示[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11-13.
4
万家星.
密特朗的“法国式社会主义”评析[J]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1):75-79.
5
“法轮功”问题的社会原因及启示[J]
.理论学刊,1999(5):5-5.
6
孙强.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萌发的民主[J]
.兰台世界(下旬),2011(7):41-42.
被引量:1
7
孙云,筠(摘编).
民进党惨败的原因及启示[J]
.福建社科情报,2006(1):23-23.
8
王继.
试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客观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5):35-38.
被引量:9
9
吴心海.
绑架亲情[J]
.新青年(珍情),1999,0(2):32-33.
10
汤记,张丽娜.
内蒙古3厅官窝案揭秘[J]
.廉政瞭望,2014,0(18):42-43.
理论探讨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