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正处于初创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加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立法的本土化;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化;规范政府义务,设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公众权利,以利于政府推动和公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重。
作者
邱秋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湖北进出口的影响和法律对策>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5Q101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法律移植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孙海涛,刘毅.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出台[N].人民日报,2004-09-27.
被引量:2
2
黄勇.江苏确定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N].江南时报,2005-11-29,
被引量:2
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译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4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M],2005.
5
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7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17.
被引量:6
7
张文显..法理学[M],2003.
8
毛寿龙,李梅著..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37.
共引文献
12
1
蔡守秋,蔡文灿.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38-43.
被引量:37
2
崔善敬,董燕,谢贤林.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1):95-97.
被引量:4
3
张炳淳,卢磊.
环境税制的功效及其现实性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3):54-57.
被引量:5
4
谢芳,李慧明.
日本逆向制造与循环型企业的构建[J]
.现代日本经济,2006,25(5):21-23.
被引量:3
5
张炳淳.
生态税收法律制度简论[J]
.河北法学,2006,24(11):96-101.
被引量:6
6
邱秋.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0):87-90.
被引量:3
7
周晨.
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98-201.
被引量:9
8
曹海鸥,梁涛,宋洋洋,甄妮,原鹏娟,邵群.
我国电子产品废弃物逆向供应链的构建[J]
.物流技术,2007,26(1):91-95.
被引量:2
9
胡晓晶,喻继军,李江风.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模式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0-6901.
被引量:6
10
杨雪瑛.
环境刑法价值理念在立法中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2010,19(4):46-47.
同被引文献
10
1
何灵巧.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与法律,2005(3):121-124.
被引量:10
2
徐静.
德、日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06(13):130-131.
被引量:3
3
顾向一,成红.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以德日为例[J]
.学海,2006(6):92-97.
被引量:8
4
万忠娟 邹德涛.日本面向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政策体系及其发展动态[J].经济师,2002,(10):84-85.
被引量:1
5
熊哲文.
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1):25-27.
被引量:5
6
骆建华.
荷兰 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J]
.世界环境,2002(1):15-18.
被引量:18
7
段宁.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6):1-4.
被引量:218
8
张思锋,张颖.
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25-29.
被引量:81
9
王军,刘金华.
日本循环型社会发展动向——废物的减量排放和循环利用[J]
.山东环境,2002(4):16-17.
被引量:18
10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28-33.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2
1
陈红枫.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江淮论坛,2007(3):63-67.
被引量:1
2
文朝晖,骆红刚.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157-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安力,安银岭.
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4):89-90.
被引量:3
2
全永波.
海洋循环经济立法:模式比较与制度选择[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4):13-17.
被引量:1
1
林强,谢志忠,游少萍.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立法[J]
.发展研究,2007,24(3):67-69.
2
白净.
中国内地与香港媒体诽谤问题比较研究[J]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09(4):22-28.
被引量:5
3
孙维飞.
弹性的法学移植 以侵权行为法学中“法益”学说之发展为个案的考察[J]
.中外法学,2009,21(6):900-914.
被引量:7
4
王玉田.
手机还是手雷?[J]
.人民公安,2007(21):19-20.
5
王泽光.
因势利导创建全新绿色饭店[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6):138-140.
6
曹树青,程昊.
公路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立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11):55-57.
7
读者来信[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09(5):99-99.
8
《直销法》6月公布8月实施[J]
.商界,2005(6):57-57.
9
周如南.
新媒体技术为慈善组织带来传播能力提升的机遇[J]
.中国社会组织,2016,0(11):18-18.
10
薛荣久.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
.对外经贸统计,2009(2):3-8.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