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贝叶棕及其繁殖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a Linn)是棕榈科贝叶棕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亚洲热带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树干高大、雄伟,树干笔直,浑圆,没有枝桠,树冠像一把巨伞,叶片像手掌一样散开,给人一种庄重、充满活力的感觉,是热带地区绿化环境和极具佛教文化神秘色彩的优良树种。
作者
罗文扬
胡建湘
韩骅
机构地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6-67,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繁殖栽培技术
贝叶棕
热带地区
常绿乔木
斯里兰卡
优良树种
佛教文化
绿化环境
分类号
S792.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1
张美芳,宋欣,吕晓芳,王俊淇,达珍.
西藏贝叶经主要病害的诊断及修复关键技术的分析[J]
.中国藏学,2022(4):165-178.
被引量:5
2
徐德克,李泉,吕厚远.
棕榈科植硅体形态分析及其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2005,25(6):785-792.
被引量:31
3
罗文扬,胡建湘,韩骅.
贝叶棕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60-61.
被引量:2
4
曹红星,孙程旭,吴翼,陈良秋,范海阔,覃伟权,王文泉.
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279-282.
被引量:4
5
李土荣,罗文扬,武丽琼,邓旭.
贝叶棕的生长习性和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3):89-90.
被引量:1
6
符海泉,杨耀东,符海瑜,万婕,马子龙,吴翼.
棕榈科植物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1):6-10.
被引量:2
7
林方养,杨耀东,万婕,唐嘉,马子龙,吴翼.
棕榈科植物DNA的提取及SRAP引物筛选[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7):115-117.
被引量:5
8
申国晋,甘燕君,李志勇,李玲.
西双版纳贝叶棕的种植和保护现状[J]
.绿色科技,2020(9):58-59.
被引量:1
9
黄晓霞,张美芳.
古籍贝叶经手工修复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4):106-111.
被引量:5
10
张美芳,李冰,王亚亚,秦睿.
国外古籍贝叶经本体保护与数字化抢救研究进展[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5):91-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张静语,玉罕为,李燕,刘鹏,黄艳燕.
生物学视角下贝叶文献的研究进展[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3(5):658-666.
1
罗文杨.
热带地区绿化优良树种——贝叶棕[J]
.农村百事通,2007(13):29-29.
2
胡建湘,韩华.
贝叶棕繁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福建热作科技,1997,22(4):4-6.
3
李土荣,罗文扬,武丽琼,邓旭.
贝叶棕的生长习性和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3):89-90.
被引量:1
4
罗文扬,胡建湘,韩骅.
贝叶棕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60-61.
被引量:2
5
曾宋君.
分枝花序最大的贝叶棕[J]
.花卉,2007(8):6-6.
6
苏贤益.
小黑江森林公园一瞥[J]
.生态文化,2003(5):39-39.
7
宋国权,孙继勇.
关于樟子松栽培技术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246-246.
8
陈立.
常见的三种棕榈科植物[J]
.花卉,2010(11):24-25.
9
阮桢媛,杨汉奇,杨宇明,孙茂盛.
龙竹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4):77-79.
被引量:7
10
苏铁与佛教文化[J]
.森林与人类,2004,24(12):49-49.
中国种业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