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性别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针对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性别问题,加大宣传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力度,消除落后的歧视女性的思想文化观念,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切实保障农村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平等权利,从而调动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
陈耀
机构地区
福建省委党校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建设
新农村
性别问题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蒋永萍.
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3(2):51-58.
被引量:25
2
张迎红.
“最低比例制”对妇女参政的影响[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6):26-31.
被引量:17
3
魏国英.
性别和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论坛“性别平等与发展”分论坛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4(5):67-7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永英.
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31-35.
被引量:13
2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当代陕西,2002,0(12):4-17.
被引量:60
3
师艳荣.
日本妇女从政落后的深层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60-64.
被引量:1
4
何琼.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妇女参政研究综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34-38.
被引量:10
5
陈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性别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43-146.
被引量:2
6
许悦.
中国女性参与政治与决策探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6):53-56.
被引量:2
7
司马俊莲.
论我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之困境及对策——从国际人权法比较的视角[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48-51.
被引量:4
8
彭珮云.[Z].,2002.12.
被引量:1
9
李秋芳.[Z].,2002.12.
被引量:1
10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Z].,2002.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6
1
张永英.
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31-35.
被引量:13
2
杨兰.
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现代经济信息,2008(12).
被引量:2
3
郭俊萍.
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J]
.西部法学评论,2006(4):79-81.
4
刘梦,王中会,董鸥.
中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对公众认知率的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6):1-7.
被引量:1
5
李春玲.
寻求平等就业机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6):31-35.
被引量:8
6
关夏.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妇女发展的视角[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1):34-37.
被引量:3
7
郭秀云.
女性就业对平等地位获得的影响[J]
.宁夏社会科学,2005(4):77-80.
被引量:12
8
赵文龙,梁新玉.
城镇妇女就业现状及对策浅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05(4):81-83.
被引量:6
9
刘淑兰,郑逸芳.
突破素质瓶颈,加快龙岩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4):28-31.
10
何琼.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妇女参政研究综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34-3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7
1
张永英.
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31-35.
被引量:13
2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当代陕西,2002,0(12):4-17.
被引量:60
3
张凤路,刘雪春.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4):64-65.
被引量:12
4
师艳荣.
日本妇女从政落后的深层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60-64.
被引量:1
5
何琼.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妇女参政研究综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34-38.
被引量:10
6
许悦.
中国女性参与政治与决策探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6):53-56.
被引量:2
7
司马俊莲.
论我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之困境及对策——从国际人权法比较的视角[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48-51.
被引量:4
8
周群英,周文莲.
农村地区性别教育收益率的比较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42-49.
被引量:2
9
屠文淑.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女性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4):5-8.
被引量:3
10
金一虹.农村妇女发展的资源约束与支持.浙江学刊,2000,(6):73-7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杨小燕.
农业女性化与性别歧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8):52-55.
被引量:13
2
张迎红.
“最低比例制”对妇女参政的影响[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6):26-3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张永英.
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31-35.
被引量:13
2
关夏.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妇女发展的视角[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1):34-37.
被引量:3
3
何琼.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妇女参政研究综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34-38.
被引量:10
4
陈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性别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43-146.
被引量:2
5
许悦.
中国女性参与政治与决策探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6):53-56.
被引量:2
6
司马俊莲.
论我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之困境及对策——从国际人权法比较的视角[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48-51.
被引量:4
7
许悦.
中外妇女参政比例比较及其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32-36.
被引量:3
8
夏支平,张波.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20-24.
被引量:3
9
裴亚岚,刘筱红.
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困境探析——以20位县级女干部为例[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3):21-26.
被引量:5
10
赵云.
国外妇女参政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学理论,2011(14):57-59.
被引量:1
1
葡萄.
段子[J]
.青年博览,2017,0(1):45-45.
2
应丽芳,程远.
让农村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J]
.人口学刊,1998,20(4):41-46.
3
Erika Christakis.
女性为何歧视女性?[J]
.英语学习,2013(2):70-72.
4
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赵立春.
关于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调查与研究——以银川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3-66.
被引量:1
5
刘若诗.
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J]
.赤子,2015(8):5-5.
被引量:2
6
黄晴宜.
在全国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J]
.中国妇运,2009(7):8-11.
7
李玲子.
韩国女性就业与大学生的就业意识[J]
.妇女研究论丛,1999(4):37-40.
被引量:3
8
吕海燕.
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南方农村,2009,25(4):30-33.
9
闫青春.
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不以性别定取舍[J]
.中国人才,1990(9):16-17.
10
鲍飞飞.
漂亮不是通行证[J]
.现代交际,2001(7):40-4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