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
参考文献1
-
1戚和平.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J]求是,2001(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1
-
1于亚文.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J].税务与经济,2004(5):18-20. 被引量:2
-
2朱琳.农民增收要靠组织化[J].农业经济,2005(1):37-38. 被引量:5
-
3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484
-
4范金良,宋桂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迫在眉睫[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53-54. 被引量:2
-
5王成.江苏农民“入市”的组织化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5(4):42-43. 被引量:1
-
6赵泉民.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基点[J].理论学刊,2005(7):76-79. 被引量:13
-
7梅德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中的政府职能[J].江汉论坛,2005(8):16-19. 被引量:11
-
8张扬.中国近代农会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5):129-133. 被引量:8
-
9高黎.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J].江苏农村经济,2005(9):54-55. 被引量:11
-
10汪力斌,李鸥,李凌.对中国农民组织发育与发展的透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胡振光,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4(4):99-107. 被引量:224
-
2宿丹,陈莹骄,董晓雯,赵孟营.复合型组织化机制:基于高校社团的经验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24(4):34-39.
-
3郑永君,张大维.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治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到权力的利益网络[J].学习与实践,2015(2):91-98. 被引量:32
-
4郑永君.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与村庄治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50-58. 被引量:29
-
5倪国良,张世定.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J].新疆社会科学,2018(3):131-137. 被引量:31
-
6乐章,华汛子.组织途径、组织效果与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2):24-29. 被引量:1
-
7辛允星,李春艳.政府主导型灾后重建中的“公正性”困境——以汶川5.12地震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70-76. 被引量:2
-
8甘颖.组织化再造:基层组织能力提升的制度嵌入机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40-148. 被引量:10
-
9杨康,李放.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化”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兰州学刊,2023(5):121-132. 被引量:14
-
10李放,马洪旭,沈苏燕.制度嵌入、组织化与农村社区慈善的价值共创——基于山东省W村的田野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23(8):86-98. 被引量:5
-
1张丽娟,高颂.美国农业出口促进政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4(10):86-86.
-
2李海丽.美国农业利益集团的成功与中国农业利益集团的缺失——论利益集团对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才智,2015(13).
-
3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当代财经,2003(5):85-89. 被引量:11
-
4黄斌全,吴浜源.收入不平等、集体行动和农业保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5(11):26-31.
-
5李勤昌.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0,19(3):42-50. 被引量:1
-
6邓大才.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J].团结,2002(5):18-20.
-
7阿信.该出头时就要出头[J].电子商务,2004,5(12):18-18.
-
8曹峰,吴进进,邵东珂.美国农业福利政策的演变(1862~2000)[J].美国研究,2015,29(2):132-149. 被引量:6
-
9应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代言能力[J].新领军决策参考,2011(10):5-5.
-
10郭凯.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代言能力[J].黄金时代(上半月),2011(4):6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