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萧红小说中的战争书写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萧红以其坚定的文学信念和女性敏锐的艺术感觉而超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拒绝了“抗战文学”的陈规,她带着自身强烈的生命体验走向战争中的边缘人物,关注人的命运,同情人的遭遇,从中发掘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直达人类生存的某些本质。
作者
方华蓉
机构地区
湖北孝感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98,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萧红
战争
人道同情
女性关怀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智慧.
难以承受的生存之重——萧红小说的人文关怀[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6):19-22.
被引量:1
2
皇甫晓涛.寻找转折点[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2).
被引量:1
3
陈洁仪.
论萧红《马伯乐》对“抗战文艺”的消解方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80-90.
被引量:13
4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季红真著..萧红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410.
6
高苒.
论萧红作品的悲剧美[J]
.呼兰师专学报,2001,17(3):54-5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
1
余娟.
边缘叙事——萧红抗战小说题材的独特性[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17(3):16-18.
2
杨天舒.
萧红的生命体验与抗战期间的小说创作[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5(2):11-14.
3
王娟.
9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09(18):121-123.
4
洪亮.
独异的“萧红鲁迅”——兼论《马伯乐》与《阿Q正传》之关系[J]
.鲁迅研究月刊,2012(9):70-76.
被引量:3
5
唐小林.
论萧红小说中的日常经验书写——从《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到《马伯乐》[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1):99-108.
被引量:4
6
冯波.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的流亡乡愁[J]
.关东学刊,2016(5):64-71.
7
张谦芬.
论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反刍[J]
.社会科学,2017(7):175-183.
被引量:4
8
林梦瑶.
萧红对民国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反省——以《商市街》和《马伯乐》为中心[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6):53-58.
9
田雨璐.
论《马伯乐》的戏仿现象[J]
.戏剧之家,2023(1):196-198.
10
叶君.
一个时代的“怕”与“逃”——《马伯乐》的成书过程及形象接受史[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1):36-44.
同被引文献
29
1
王西彦.
家乡的尘土和童年的泪痕[J]
.文艺理论研究,1985(1):50-56.
被引量:5
2
韩文敏.
《呼兰河传》我见[J]
.文学评论,1982(4):49-55.
被引量:7
3
熊锡元.
与刘克甫书再谈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问题[J]
.民族研究,1989(4):14-18.
被引量:10
4
秦林芳.
《呼兰河传》的叙事学研究[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4(2):52-57.
被引量:2
5
艾斐.
《讲话》与马烽的文学道路[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5):77-82.
被引量:1
6
邹午蓉.
独特的视角 深切的忧愤─—萧红小说对妇女命运的表现[J]
.江苏社会科学,1994(4):105-110.
被引量:4
7
陈素琰.
萧红:早醒而忧郁的灵魂[J]
.文学评论,1994(4):27-34.
被引量:5
8
唐利群.
从生命的荒原到初始的伊甸——论萧红小说中的“世界”与世界中的萧红[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77-90.
被引量:8
9
范智红.
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116-135.
被引量:8
10
陈守红.
“诗”与“史”的逆向——评萧红的《生死场》兼论女性写作[J]
.中国文化研究,2000(3):129-1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卢月风.
个体·政治·民族:抗战时期作家的乡土书写路径与精神图像[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4):108-116.
2
黄玲.
萧红小说研究述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S1):4-9.
被引量:2
3
张智勇.
被遗忘的声音——重探萧红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2):117-120.
4
张曼莉.
战火里的孤独舞者:萧红小说中的疏离与坚守——以《旷野的呼喊》为例[J]
.戏剧之家,2021(9):187-188.
5
罗晶.
主流话语之外的边缘叙事——从《生死场》看抗战时期萧红小说的独特性[J]
.青春岁月,2016,0(1):12-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春荣.
新世纪十年萧红研究状况分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5):27-34.
被引量:2
2
李濛濛.
“轰动文坛”还是“艰难出场”?——现代文学时期《生死场》的接受史研究[J]
.文艺争鸣,2023(5):58-65.
1
沈丹琳.
箴言有真味[J]
.时代青年(悦读),2016,0(9):51-51.
2
董晓.
残酷的浪漫——《牧童与牧女》里的战争书写[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5(8):44-47.
3
方华蓉.
共名时代里的个人表达——论《百合花》的感伤之美[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53-55.
被引量:1
4
王吴军.
获奖者如是说[J]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0(3):7-7.
5
李杭春.
叶文玲论[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1):65-70.
6
王可璞.
台风[J]
.牡丹,2017,0(2):63-66.
7
张凡.
生命孤独与灵魂落寞──论《黄雀记》的孤独主题[J]
.扬子江(评论),2015(4):23-28.
被引量:3
8
何锐.
终于兑现了曾经默许的承诺[J]
.扬子江(评论),2013(6):44-46.
9
邱慧强,杨敏.
孙犁《荷花淀》的艺术特色[J]
.科技致富向导,2009,0(5X):16-17.
10
杨蔚然.
解读张爱玲与杜拉斯笔下的战争[J]
.法语学习,2016,0(4):27-33.
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