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农民的出路及农民的现代化——读《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最早研究移民文化及其社会组织的著作之一。波兰农民在美国的现代化过程对我国农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农民现代化而言,在宏观上国家应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微观上农民个体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逐步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适应城市文化和生活,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自身身份的转变,即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作者
万敏
萧洪恩
胡振虎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农民现代化
城市化
群体感
文化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4.
2
杨华.
21世纪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对策建议[J]
.改革与战略,2002,18(1):94-9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殷晓清.
农民工就业模式对就业迁移的影响[J]
.人口研究,2001,25(3):20-25.
被引量:28
2
朱宝树.
我国城镇劳动力构成的“农村化”现象和问题思考[J]
.人口研究,2001,25(1):2-8.
被引量:9
3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M].中国统计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被引量:2
4
.《中国统计年鉴》(200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被引量:6
5
何景熙.
“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J]
.人口与经济,2001(2):3-12.
被引量:32
6
周天勇.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
.经济研究,2001,36(3):75-82.
被引量:192
共引文献
5
1
张竟竟,陈正江.
天山北坡区域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2):73-77.
被引量:2
2
张野.
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浅谈[J]
.科技信息,2008(1):177-177.
被引量:1
3
黄本新.
农村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3):48-50.
4
徐晓斌.
山东省人口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及其协调发展[J]
.西北人口,2012,33(4):115-119.
5
赵小仕,杜明霞.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几点思考[J]
.财经政法资讯,2002,18(4):23-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文军.
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118-125.
被引量:47
2
万明国.
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分类社会保障对策[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3):75-78.
被引量:10
3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4
萧洪恩,谭媛媛,贺春霞.
高次元文化传统与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化——一个土家族村寨20世纪思想文化的变迁与启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46-49.
被引量:1
5
杨团.
就地多元化:农村现代化的一种选择[J]
.中国改革,2005(11):57-59.
被引量:8
6
文军.
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系统构成[J]
.探索与争鸣,2006(1):28-30.
被引量:17
7
马用浩,张登文,马昌伟.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J]
.求实,2006(4):55-57.
被引量:43
8
孙景珊.
中国农村现代化实现的途径与思考[J]
.理论界,2007(2):49-51.
被引量:8
9
萧洪恩,高婕,杜云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2):21-24.
被引量:6
10
[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萧洪恩,高婕,杜云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2):21-24.
被引量:6
2
戴维,梁博强,萧洪恩.
农村就地现代化发展模式初探[J]
.商业时代,2008(7):105-106.
被引量:7
3
梁博强,戴维.
农村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以鄂尔多斯市农村的就地现代化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41-43.
被引量:1
4
罗兴奇.
分类实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以在沪的苏北M镇农民工为例[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萧洪恩,张光辉,肖尧,侯春燕.
从国家农业观念的变革看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组织的实践——基于湖北恩施现代烟草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4(8):71-76.
被引量:4
2
萧洪恩,张昌羽.
全球性现代化视野下的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0):72-75.
被引量:5
3
戴维,梁博强,萧洪恩.
农村就地现代化发展模式初探[J]
.商业时代,2008(7):105-106.
被引量:7
4
梁博强,戴维.
农村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以鄂尔多斯市农村的就地现代化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41-43.
被引量:1
5
袁东升,唐安.
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100-102.
被引量:1
6
吴宜勇.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52-55.
被引量:1
7
郭津佑,石白玉,萧洪恩.
乡村振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成果[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2):1-8.
被引量:7
8
萧洪恩.
城市化之外:中国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探析[J]
.理论月刊,2015(5):5-11.
被引量:5
9
廖宝光,吴仁平.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下的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0):193-196.
被引量:3
10
萧洪恩.
“三农”向何处去:乡村振兴战略与就地现代化之路探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10-18.
被引量:4
1
刘兴亮.
互联网的未来:声音时代和体感时代[J]
.中国传媒科技,2014(9):14-15.
被引量:1
2
徐根深.
最大限度地用好《中国电业》的版面资源[J]
.中国电业,2000(1):64-64.
3
广西电网首个作业安全体感实训室投入使用[J]
.农电管理,2014(6):5-5.
4
苹果收购PrimeSense公司助其研发体感控制技术[J]
.投资与合作,2014(1):88-88.
5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J]
.半导体技术,2003,28(5):10-11.
6
杨丽红.
寓游戏于运动 体感热潮一触即发[J]
.数码世界,2007,0(4):70-77.
被引量:1
7
微软最新体感感应器隔1.2米能探测心跳速率[J]
.创新时代,2013(10):15-15.
8
美国洛杉矶SantaMonica直击报道 E3 Goes on试玩《Wii Fit》见证薄版PSP面世[J]
.数码世界,2007,0(9):16-17.
9
王.
制造业智能化新旧两重天 纺织业“订单东南飞”[J]
.福建轻纺,2016(5):18-20.
10
刘明.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与出路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09(4):77-80.
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