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中国化”及其实现方式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2,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13
-
1徐国栋.“认真地反思民间习惯与民法典的关系”,http://law-thinker.com/detail.asp?id=1467. 被引量:1
-
2蔡枢衡著..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0.
-
3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9—2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被引量:3
-
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被引量:1
-
5《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2
-
6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4
-
7陈金钊.对“法学中国化”的理解[J].山东社会科学,2006(4):5-7. 被引量:10
-
8吴思著..隐蔽的秩序 拆解历史弈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481.
-
9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 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31.
-
10郝铁川.《秩序与渐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8
-
1郑成良.权利本位论——兼与封日贤同志商榷[J].中国法学,1991(1):30-37. 被引量:90
-
2郑成良.权利本位说[J].政治与法律,1989(4):2-5. 被引量:59
-
3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10). 被引量:4
-
4[英]DennisLloyd 张茂柏.法律的理念[M].北京: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被引量:5
-
5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48. 被引量:3
-
6[美]列奥·施特劳斯 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9
-
7[美]罗斯柯·庞德 邓正来 译.法理学(第1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8[美]罗斯柯·庞德 邓正来 译.法律史解释[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25
-
1陈洪杰.法治如何实践——关于“法律人之治”的法哲学追问[J].现代法治研究,2019(3):1-20. 被引量:2
-
2雷磊.法教义学在中国:历程、疑问与反思[J].法商研究,2024,41(4):3-21. 被引量:3
-
3杨潇.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契约文书研究述评[J].法律史评论,2020(2):107-122. 被引量:3
-
4王勇.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
5廖瑜.中国法学发展之路论纲[J].社科纵横,2008,23(2):85-89.
-
6王广宇.法理学的范式革命解读[J].西部法学评论,2006(4):84-85.
-
7曲玉萍,陈龙香.“晴空”中的一声“响雷”——解读《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3.
-
8冯军,孙延庆.我国刑事侦查程序改革的基本原则[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4):77-80.
-
9王勇.迈向反思的法理学——一种全球化背景下法律移植的视角[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5):3-9. 被引量:5
-
10祖伟,廖红云.中国传统法文化研究的优势与限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140-143.
-
1宋若愚.对“法学中国化”的理解[J].祖国,2016,0(14):261-261.
-
2冉井富.关于马克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几点看法[J].学海,2007(4):16-19. 被引量:2
-
3李芳.价值绝对性与法学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7(4):18-21.
-
4何勤华.关于法学中国化的追问与思考:何谓法学的中国化[J].政法论丛,2006(2):5-6. 被引量:6
-
5周世中.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中国化及其进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6(10):5-8. 被引量:5
-
6吴颖.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条件与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6,0(6):22-24.
-
7袁建平.法理学的主体性:关于法学中国化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0):9-13.
-
8廖原.批判与反思:行政复议法治化的进言[J].法治研究,2008(3):29-31. 被引量:2
-
9陈金钊.“思想法治”的呼唤——对中国法理学研究三十年的反思[J].东岳论丛,2008,29(2):16-24. 被引量:15
-
10陈金钊.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忧思[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6):1-9.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