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科学发展中高奏和谐乐章——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7
-
1陈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4(8):51-56. 被引量:112
-
2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2001(9):50-53. 被引量:121
-
3杨晓莉,林治华.经济后果与会计准则制定[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5(4):60-62. 被引量:3
-
4宋学锋等.复杂性科学研究进展[M]科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5(美)埃德加·E.彼得斯(EdgarE.Peters)著,宋学锋等.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6张学文.组成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7(加)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著,陈汉文等.财务会计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斯蒂芬.A.泽弗 夏冬林等(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2何卫东.如何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N].证券时报,2002—12—23(1). 被引量:4
-
3R.L.瓦茨 黄世忠等(译).实证会计理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被引量:3
-
4夏冬林(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2000年 被引量:1
-
5卢现祥,寻租经济学导论,2000年 被引量:1
-
6黄世忠(译),实证会计理论,1990年 被引量:1
-
7Amir, Eli. 1997. Recognition, Disclosure or Delay: Timing the Adoption of SFAS No. 106.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被引量:1
-
8Benston, George J. 1973. Required Disclosure and the Stock Market: An Evaluation of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4.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被引量:1
-
9Bowers, Patricia, F. Private Choice and Public Welfare,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Goods (The Dryden Press, 1974). 被引量:1
-
10Brad Tuttle a, F. Greg Burton b. 1999. The effects of a modest incentive on information overload in an investment analysis task.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31
-
1张人方.董事高管责任险、薪酬替代与企业绩效——基于国有企业“限薪令”的准自然实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3):107-121. 被引量:6
-
2杨纬隆,李介新,于万涛.会计寻租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8):94-96. 被引量:7
-
3彭海虹.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8-10. 被引量:3
-
4王柱.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121-123. 被引量:3
-
5王玉平.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模式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6(11):87-88. 被引量:3
-
6王洛忠,厉冉,李冰.会计行业诚信建设刍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5(4):39-42.
-
7王艳艳.会计准则的变化影响管理行为变化的动因分析[J].齐鲁珠坛,2009(3):5-8.
-
8曲悦兰.探索会计工作在我国现代社会如何完善[J].华章(初中读写),2007(1):31-32.
-
9林青.会计透明度及影响其实现的三个方面[J].文教资料,2005(36):190-191.
-
10杨晓东.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知识经济,2008(6):96-97.
-
1杨彦民.“构建和谐社会”三题[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48-49.
-
2晨风.和谐社会靠大家[J].当代陕西,2006(11):1-1.
-
3刘士平,阳文波.论和谐社会与人权保障[J].湖湘论坛,2006,19(5):31-32. 被引量:1
-
4何金花.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迈向共产主义社会[J].青年与社会(下),2013(5):4-5.
-
5李孝阳.《共产党宣言》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16(1):31-36. 被引量:1
-
6李顺民.深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6-10.
-
7秦桂秀.浅论共产主义理想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统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1(6):6-7.
-
8金学凌,谢小英.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4-7.
-
9刘春燕.论共青团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青年与社会(下),2014(7):18-18.
-
10赵妍.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2X):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