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对外经贸实务》
2006年第9期49-51,共3页
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参考文献10
1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6,41(2):31-43. 被引量:470
2 Dani Rodrik,田慧芳.中国的出口有何独到之处?[J] .世界经济,2006,29(3):20-30. 被引量:25
3 肖静华著..IT业跨国投资与国家竞争力[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03.
4 李晓东著..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278.
5 周先波..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经济计量分析[M],2001.
6 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5):5-8. 被引量:60
7 [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国际经济学[M].原书第四版,中译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8 董云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发展回顾与2005年展望[J] .电子产品世界,2005,12(01A):24-24. 被引量:2
9 江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1. 被引量:4
10 罗勇,曹丽莉.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格局思考[J] .当代财经,2005(8):92-9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35
1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统计研究,2004,21(10):27-32. 被引量:158
2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被引量:733
3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4):56-64. 被引量:245
4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5,40(5):107-117. 被引量:485
5 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J] .经济研究,1995,30(7):67-73. 被引量:63
6 格林.《经济计量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734-739页. 被引量:2
7 格罗斯曼 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被引量:13
8 Grossman, G., and E. Helpman, 1991,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被引量:1
9 Hakura, D. and F. Jaumotte, 1999, "The Role of Inter-and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echnology Diffusion", IMF Working Paper 58. 被引量:1
10 Jae Young Lee, 2003, "Channels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n Industries", dissertation of PHD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200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61
1 王秀婷,赵玉林.产业间R&D溢出、人力资本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 .科学学研究,2020,0(2):227-238. 被引量:13
2 Donghua Zhou,Jianfei Peng,Xue Gao.Examining export trade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A multiphas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J]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21(2):207-230.
3 谢红军,张禹,洪俊杰,郑晓佳.鼓励关键设备进口的创新效应——兼议中国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21(4):100-118. 被引量:31
4 张榜树.安徽省信息产业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 .科技信息,2008(27):189-190. 被引量:2
5 魏梅.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114-118. 被引量:1
6 李杏,M.W.Luke Chan.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9(2):70-77. 被引量:20
7 魏冬冬.我国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分布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3):103-108. 被引量:4
8 马飞,郑凌燕,俞海山.网络时代信息资源传播对科技产出的贡献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5):90-93.
9 张成林,张定胜,龚六堂.技术外溢、比较优势和福利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13(5):17-28. 被引量:3
10 马艳,李真.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创新及其衍生效应分析[J] .海派经济学,2009,7(5):148-16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1
1 夏太寿,倪杰,张玉赋.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环境污染基本情况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95-99. 被引量:6
2 苏廷芝,杨海真,李宏宇.微电子行业的环境效应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4):106-107. 被引量:1
3 马涛,陈家宽.中国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污染足迹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4):508-512. 被引量:35
4 关劲峤,黄贤金,朱德明,夏太寿,张玉赋.高科技污染问题及驱动力模型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48-51. 被引量:3
5 高翔云,汤志云,李建和,王力.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 .环境保护,2006,34(02B):50-53. 被引量:59
6 张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6(10S):22-23. 被引量:3
7 侯利.《外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中国电子报》2006年2月7日. 被引量:1
8 张婷.警惕新的污染源:高技术污染——硅谷大气污染与环境恶化引起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105-106. 被引量:10
9 陈晶中,陈杰,谢学俭,张学雷.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J] .土壤,2003,35(4):298-303. 被引量:104
10 金磊.关注高新技术工业“新灾害”[J] .安全与健康,2003(12S):15-17. 被引量:1
1 卢欣.上半年我国重点行业产业安全现状及问题[J] .中国贸易救济,2012(9):3-6.
2 需求低迷 电子信息制造业1-7月增速持续下滑[J] .电源世界,2012(10):9-9.
3 杨惠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塑料工业[J] .中国塑料,1998,12(3):1-8. 被引量:1
4 2006年1月中国禽类及相关产品进出口情况[J]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6):25-25.
5 日本1994年化妆品进出口概况[J] .国内外香化信息,1996,0(3):8-9.
6 2005年我国水产品生产、进出口概况[J]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6):50-50.
7 曾汉寿.台湾包装产业进出口概况[J] .中国包装工业,1997,5(10):38-40.
8 跨越“中国制造”[J] .建筑机械,2006(04S):2-2.
9 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贡献率达12%[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1):14-14.
10 西班牙机床加快国际化进程[J] .现代制造,2007(5):1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