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间性:生态审美的一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审美是一种秉持间性姿态的审美活动,文化间性是生态审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它要求我们在生态审美活动中,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文化”这一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次上铲除人和自然关系被异化的根源,使人类栖居的地球永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美光辉。
作者
彭松乔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6,共5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生态审美
文化间性
审美维度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中文版前言[A],环境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2
塞缪尔·亨廷顿 周琪 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被引量:114
3
萨维帕里·高帕尔编.尼赫鲁文选[C],德里,1980.P328.
被引量:1
4
费孝通.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
.群言,2005(2):13-16.
被引量:110
5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2.
被引量:102
共引文献
323
1
贾霄锋,胡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调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进路[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82-87.
被引量:1
2
区缵,温承聪.
马来西亚客家移民的家庭流动策略与中华文化认同[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5):114-128.
被引量:1
3
张凤琦,胡攀.
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重庆社会科学,2008(2):87-91.
被引量:11
4
周玉明.
“人本主义”价值概念的超越[J]
.衡阳师专学报,2002,23(4):1-5.
被引量:2
5
侯仕福,杨久华.
试论江泽民新共处观[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2):78-80.
6
孙道进.
“生态中心主义”的隐性逻辑及其批判——“生态伦理学”如何可能[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3):11-14.
被引量:7
7
张波,赵华.
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初探——兼议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J]
.求是学刊,2005,32(4):67-71.
被引量:5
8
丁永祥.
生态审美与生态美育的任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51-54.
被引量:19
9
李庆霞.
论文化冲突的地位与作用[J]
.学术交流,2005(9):6-9.
被引量:9
10
晏辉.
环境哲学的另类形态:人文生态学(上)[J]
.河北学刊,2005,25(6):29-3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
1
刘勇.
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96-103.
被引量:21
2
舒启全.
瑖不掩瑜 美中不足——评张振玉教授译《京华烟云》[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10-12.
被引量:2
3
杨柳.
翻译“间性文化”论[J]
.中国翻译,2005,26(3):20-26.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
1
佟秋华.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的文化间性及误译现象[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800-3801.
1
夏宏.
一种后形而上学的人权观:人权的文化间性[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8-70.
被引量:1
2
蒋舒.
赛博空间与间性诗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6-7.
3
小田部胤久,周人花.
比较美学的先驱鼓常良及其“日本艺术风格无框性”理论:走向文化间性美学[J]
.东方丛刊,2008(1):70-85.
被引量:2
4
刘悦笛.
“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6(10):71-73.
被引量:1
5
蒋飞燕.
当代学术视野中的文化间性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9-10.
6
梁恒.
庄子的环境伦理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社科纵横,2007,22(2):32-33.
7
E.D.杜塞尔,朱慧玲(译).
跨现代性与文化间性--基于解放哲学视角的一种阐释[J]
.世界哲学,2016(2):17-37.
被引量:1
8
刘悦笛.
今日政治和社会中的“幸福生活”——第八届文化间哲学大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9(11):103-104.
被引量:1
9
金丹元,周旭.
从文化的主体性走向文化间性——对当下中外合拍片的一种文化反思[J]
.当代电影,2015(1):117-121.
被引量:19
10
付国琳.
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兼谈“能动”与“受动”的关系[J]
.云南社会科学,2005(4):37-39.
贵州社会科学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