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仰韶文化时空范围的界定问题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仰韶文化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文化之一。经过80余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有关仰韶文化分期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但也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如仰韶文化的时空分布问题,就是颇有争议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因此,研究仰韶文化,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仰韶文化的时空范围界定。
作者
张宏彦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仰韶文化
时空范围
界定问题
史前考古学
遗址发掘
考古发掘
文化特征
文化分期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12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22
1
安特生.《中国远古之文化》[J].地质汇报,1923.
被引量:1
2
尹达:《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中国新石器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被引量:1
3
徐炳旭.《陕西最近发现之新石器时代遗址》[J].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6,.
被引量:1
4
苏秉琦,吴汝祚.
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J]
.考古,1956(2):32-38.
被引量:22
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M].文物出版社,1963年..
被引量:2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庙底沟与三里桥 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28.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泾水队.《陕西彬县下孟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0,.
被引量:1
8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陕西彬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J].考古,1962,.
被引量:1
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3,.
被引量:1
10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J].历史教学,196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2
1
刘成纪.
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140-158.
被引量:7
2
贺俊.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J]
.三代考古,2021(1):231-259.
3
张天恩.
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J]
.三代考古,2021(1):146-159.
4
孙庆伟.
考古何为:论苏秉琦的考古观[J]
.古代文明辑刊,2020(1):245-258.
5
曹兵武.
交叠融合 合之又合:华夏族群形成早期几次关键性融合事件[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2):28-36.
被引量:1
6
梁玖.
交代族群生活的视点与意义[J]
.民艺,2023(3):11-13.
7
陈胜前.
建设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J]
.历史研究,2021(1):23-31.
被引量:5
8
李井岩.
查海文化与苏秉琦学术思想关系研究[J]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9(1):15-19.
9
计巍巍.
芬戴礼神父与华南史前考古(1927—1936)[J]
.南方文物,2023(1):252-258.
被引量:1
10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同被引文献
231
1
周亚威,张晓冉,顾万发.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J]
.人类学学报,2021,40(1):49-62.
被引量:8
2
袁靖.
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生业初探[J]
.南方文物,2019(5):200-209.
被引量:7
3
曹艳峰,韩军青.
运城盆地全新世时期的野火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2):125-129.
被引量:3
4
王炜林,王占奎.
试论半坡文化“圆陶片”之功用[J]
.考古,1999(12):54-60.
被引量:11
5
戴向明.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J]
.考古学报,1998(4):389-418.
被引量:53
6
孙祖初.
半坡文化再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19-446.
被引量:19
7
杨亚长.
陕西地区史前考古的主要收获[J]
.考古与文物,1998(5):12-20.
被引量:5
8
魏京武,杨亚长.
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J]
.农业考古,1986(1):91-100.
被引量:16
9
佟伟华.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
.农业考古,1984(1):194-207.
被引量:75
10
张锴生.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J]
.中原文物,1999(1):41-4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3
1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
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08(6):17-65.
被引量:15
2
朱丽萍,李永锋.
半坡陶器的造型比例及其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
.包装工程,2010,31(24):51-54.
被引量:2
3
翟霖林,罗晓艳.
关中地区仰韶文化中期房址简析[J]
.文博,2011(4):18-24.
4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16-118.
5
张宏彦.
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看庙底沟类彩陶的来源[J]
.考古与文物,2012(5):39-47.
被引量:14
6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陇右文博,2012(2):3-8.
7
翟霖林.
试析仰韶文化中期的五边形房址[J]
.华夏考古,2013(1):28-33.
被引量:5
8
田多.
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遗存性质研究:陶器视角[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25-30.
9
罗晓艳.
试论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房址的特点[J]
.文物,2016(7):43-47.
被引量:2
10
王叶,钱耀鹏.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单人二次扰乱葬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8(1):55-6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魏唯一.
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
.文物,2021(2):85-96.
2
胡珂,莫多闻,毛龙江,曹玮,王炜林.
榆林地区全新世聚落时空变化与人地关系[J]
.第四纪研究,2010,30(2):344-355.
被引量:18
3
阎宏东.
神木石峁遗址陶器分析[J]
.文博,2010(6):3-9.
被引量:4
4
王丽红.
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J]
.文物世界,2014(1):19-23.
被引量:2
5
王亚娟,李晓刚.
基于GIS的商洛地区10kaB.P.以来古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14,26(3):18-22.
被引量:4
6
王丽红.
设计即经验——仰韶彩陶图形的行为习惯因素分析[J]
.文物世界,2014(3):10-14.
7
李久昌.
蜀道交通兴衰的历史脉络[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6-12.
被引量:2
8
封冰,姚江.
造型比例在机电产品外观设计中的运用[J]
.控制工程,2014,21(6):1027-1030.
被引量:6
9
陈正奇,张雅男.
西安: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J]
.唐都学刊,2014,30(5):81-87.
被引量:1
10
许永杰.
再审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年代关系——以叠压打破和共存关系为视角[J]
.考古,2015(3):74-89.
被引量:5
1
方铁.
关于边疆史若干问题的思考[J]
.史学集刊,2014(1):45-48.
被引量:1
2
三星堆为商灭蜀仪式说[J]
.新华文摘,2009(3):162-162.
3
马大正.
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4):86-89.
被引量:23
4
刘志刚.
跨越“区域”的困惑[J]
.黑龙江史志,2008(5X):12-13.
5
李凭.
南朝、北朝与南北朝——兼论中国古代史学科术语的时空界定问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3-18.
被引量:1
6
高金龙.
古端随笔[J]
.东南文化,2001(6):6-17.
7
张岂之.
《陕西省志·炎帝志》序[J]
.宝鸡社会科学,2009,0(4):8-9.
8
贾晓莉.
牛角[J]
.音乐生活,2015(10):65-65.
9
陈荆淮.
汕头开埠时间专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2):16-21.
被引量:4
10
张海鹏.
评吴晗同志的《明史简述》[J]
.史学史研究,1984(3):16-19.
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