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下境域中以人为本的双重维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人为本是根据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立足我国实际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因此,要全面理解这一概念,就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下境域出发,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的双重维度来把握。
作者
申永贞
王新举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主体
社会发展
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马克思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名索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集[M],1972:741页.
1
杨明,张伟.
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道德与文明,2011(3):28-31.
被引量:3
2
黎正忠.
经济发展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兼对儒家文化的反思[J]
.兰州学刊,2005(4):53-54.
被引量:2
3
杨影.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8,17(4):1-4.
4
钟尚.
对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的思考[J]
.改革与开放,2015(8):52-52.
被引量:1
5
陈会昌.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晚近研究[J]
.心理学报,1984,16(4):466-474.
被引量:3
6
杨富斌,高茜.
国内建设性后现代理论研究十面观[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5):11-14.
7
杨富斌,高茜.
我国对建设性后现代理论观点的十方面研究[J]
.装备制造与教育,2016,30(2):82-86.
8
王宏德,马洁琼.
我国现代公民素质培育——兼论德法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124-128.
被引量:1
9
格根图雅.
从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看人性观的衍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2):177-178.
10
杨军.
激荡与变革——论马克思实践观与中国梦的和谐共奏[J]
.决策与信息,2016(5):32-32.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