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解物质概念新思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传统教科书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主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的物质观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导向对拜物教的批判。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理解物质概念要有新思路。
作者
左艳芳
郑又成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政史系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8-170,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物质
实践
人学
认识论
思路
分类号
B02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916.
2
恩格斯著..反杜林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72:527.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被引量:2
4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被引量:1
5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被引量:4
6
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21.
7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册(803).
8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被引量:1
9
马克思著..资本论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22页.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9
1
张传开,余在海.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的确立[J]
.江苏社会科学,2005(1):61-65.
2
刘明翰.
伊拉斯莫新论[J]
.世界历史,2002(3):74-83.
被引量:1
3
程广云.
后现代:走向“多元”的现代性[J]
.哲学研究,2005(5):118-124.
被引量:15
4
包国光.
海德格尔“座架”的希腊来源和多重意义[J]
.哲学研究,2006(7):48-52.
被引量:6
5
杨桂森.
以天观命与以命观天——东西方天命观之比较[J]
.江淮论坛,2006(6):147-151.
被引量:2
6
张传开,余在海.
人道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存在[J]
.哲学动态,2007(3):17-22.
被引量:2
7
何家弘.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J]
.法学家,2008(3):95-103.
被引量:31
8
孔德永.
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35-39.
被引量:3
9
潘卫红.
论康德对“唯心论”的驳斥[J]
.世界哲学,2016(4):52-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孙伟平.
智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48-56.
被引量:29
2
孙荣升.
简谈未来学[J]
.学习与探索,1981(1):71-73.
被引量:1
3
别斯图热夫-拉达,韩灵锐.
美国未来学的演变[J]
.国外社会科学,1978(1):4-10.
被引量:1
4
林可济.
新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述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1-7.
被引量:3
5
汤在新.
马克思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方法及其特点[J]
.江汉论坛,1983(4):7-12.
被引量:1
6
沈恒炎.
未来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测[J]
.情报科学,1980,1(3):58-62.
被引量:1
7
韩静娴,徐云鹏.
托夫勒“未来学”三部曲述评[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2):124-126.
被引量:2
8
廖文生.
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祛及其特点[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4):5-8.
被引量:1
9
孙建光.
国外未来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
.未来与发展,2021,45(11):52-56.
被引量:4
10
黄晶,王文涛,揭晓蒙.
摆脱人类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德内拉• 梅多斯及《增长的极限》的诞生与影响[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2(3):51-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时瑞康.
西方未来学和马克思主义未来预测方法论差异研究[J]
.哲学进展,2023,12(1):40-49.
1
张瑞臣,庄振华.
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J]
.学术研究,2012(8):14-19.
被引量:3
2
曾丽.
浅析马克思的物质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5-6.
3
孙亮.
“物质概念”的误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J]
.江汉论坛,2009(3):43-47.
被引量:3
4
贺祥林,龚超.
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精华举要[J]
.东岳论丛,2005,26(6):152-156.
被引量:2
5
郗戈.
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从物质观看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J]
.学术月刊,2007,39(8):39-44.
求索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